中华易经网

(明)来知德撰《周易集注》繁体版卷一上经:第二卦_坤卦:坤卦为地(坤下坤上)

坤为地卦 地位:老阴|人位:老阴|天位:老阴|错卦:乾为天|综卦:坤为地|交互卦:坤为地 (明)来知德撰《周易集注》繁体版卷一上经:第二卦_坤卦:坤卦为地(坤下坤上) 坤,元亨,利牝馬之貞。君子有攸往,先迷後得主,利。西南得朋,東北喪朋,安貞吉。 偶者,陰之數也。坤者順也,陰之性也。六畫皆偶,則純陰而順之至矣,故不言地而言坤。馬象乾,牝馬,取其為乾之配。牝馬屬陰,柔順而從陽者也。馬能行,順而健者也,非順外有健也,其健亦是順之健也。坤利牝馬之貞,與乾不同者,何也?蓋乾以剛固為貞,坤以柔順為貞,言如牝馬之順而不息則正矣。牝馬地類,安得同乾之貞,此占辭也,與乾卦元亨利貞同,但坤則貞利牝馬耳。程子泥于四德,所以將利字作句,迷者,如迷失其道路也。坤為地,故曰迷,言占者君子,先乾而行則失其主而迷錯,後乾而行則得其主而利矣。蓋造化之理,陰從陽以生物,待唱而和者也。君為臣主,夫為妻主,後乾即得所主矣,利孰大焉,其理本如此。觀文言後得主而有常,此句可見矣。西南東北,以文王圓圖卦位而言,陽氣始于東北而盛于東南,陰氣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。西南乃坤之本鄉,兌離巽三女同坤居之,故為得朋。震坎艮三男同乾居東北,則非女之朋矣,故喪朋。陰從其陽謂之正,惟喪其三女之朋,從乎其陽,則有生育之功,是能安于正也,安于其正故吉。 《彖》曰:至哉坤元,萬物資生,乃順承天。 至者極也。天包乎地,故以大贊其大,而地止以至贊之,蓋言地之至則與天同,而大則不及乎天也。元者四德之元,非乾有元,而坤復又有一元也。乾以施之,坤則受之,交接之間,一氣而已。始者氣之始,生者形之始,萬物之形,皆生于地,然非地之自能為也。天所施之氣至則生矣,故曰乃順承天。乾健故一而施,坤順故兩而承,此釋卦辭之元。 坤厚載物,德合无疆,含弘光大,品物咸亨。 坤厚載物,以德言,非以形言。德者載物厚德,含弘光大是也。無疆者乾也,含者包容也,弘則是其所含者無物不有,以蘊畜而言也。其靜也翕,故曰含弘。光者,昭明也。大則是其所光者,無遠不屆,以宣著而言也。其動也闢,故曰光大,言光大而必曰含弘者,不翕聚,則不能發散也。咸亨者,齊乎巽,相見乎離之時也,此釋卦辭之亨。 牝馬地類,行地无疆,柔順利貞。 地屬陰,牝陰物,故曰地類,又行地之物也。行地無疆,則順而不息矣,此則柔順所利之貞也,故利牝馬之貞。此釋卦辭牝馬之貞。 君子攸行,先迷失道,後順得常。西南得朋,乃與類行。東北喪朋,乃終有慶。安貞之吉,應地无疆。 君子攸行,即文王卦辭,君子有攸往。言占者君子,有所往也。失道者,失其坤順之道也。坤道主成,成在後,若先乾而動,則迷而失道。得常者,得其坤順之常。惟後乾而動,則順而得常。 夫惟坤貞,利在柔順,是以君子有所往也。先則迷,後則得。西南雖得朋,不過與巽離兌三女同類而行耳,未足以為慶也。若喪乎三女之朋,能從乎陽,則有生物之功矣,終必有慶也。何也?蓋柔順從陽者,乃坤道之安于其正也,能安于其正,則陽施陰受,生物無疆,應乎地之無疆矣,所以乃終有慶也。此釋卦辭,君子有攸往至安貞吉。 《象》曰: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。 西北高,東南低,順流而下,地之勢,本坤順者也,故曰地勢坤。且天地間持重載物,勢力無有厚於地者,故下文曰厚。天以氣運,故曰天行;地以形載,故曰地勢。厚德載物者,以深厚之德,容載庶物也。若以厚德載物,體之身心,豈有他道哉?惟體吾長人之仁也,使一人得其願,推而人人各得其願,和吾利物之義也,使一事得其宜,推而事各得其宜,則我之德厚,而物無不載矣。此則孔子未發之意也。 坤卦初六 初六:履霜,堅冰至。 六詳見乾卦初九。霜,一陰之象。冰,六陰之象。方履霜而知堅冰至者,見占者防微杜漸,圖之不可不早也。易為君子謀,乾言勿用,即復卦閉關之義,欲君子之難進也。坤言堅冰,即姤卦女壯之戒,防小人之易長也。 《象》曰:履霜堅冰,陰始凝也。馴致其道,至堅冰也。 《易舉正》:履霜之下,無堅冰二字。陰始凝而為霜,漸盛必至于堅冰,小人雖微,長則漸至于盛。馴者擾也,順習也,道者,小人道長之道也,即上六其道窮也之道。馴習因循,漸至其**之盛,理勢之必然也。 坤卦六二 六二:直方大,不習无不利。 直字即坤至柔而動也剛之剛也,方字即至靜而德方之方也,大字即含弘光大之大也。孔子彖辭,文言小象,皆本于此。前後之言,皆可相証。以本爻論,六二得坤道之正,則無私曲,故直。居坤之中,則地偏黨,故方。直者在內,所存之柔順中正也;方者在外,所處之柔順中正也。惟柔順中正,在內則為直,在外則為方,內而直,外而方,此其所以大也。不揉而直,不矩而方,不恢而大,此其所以不習也。若以人事論,直者內而天理為之主宰,無邪曲也。方者外而天理為之裁制,無偏倚也。大者無一念之不直,無一事之不方也。不習無不利者,直者自直,方者自方,大者自大,不思不勉,而中道也。利者,利有攸往之利,言不待學習,而自然直方大也。蓋八卦正位,乾在五,坤在二,皆聖人也。故乾剛健中正,則飛龍在天。坤柔順中正,則不習無不利。占者有是德,方應是占矣。 《象》曰:六二之動,直以方也。不習无不利,地道光也。 以字即而字,言直方之德,惟動可見,故曰坤至柔而動也剛。此則承天而動,生物之幾也。若以人事論,心之動直而無私,事之動方而當理是也。地道光者,六二之柔順中正,即地道也。地道柔順中正,光之所發者,自然而然,不俟勉強,故曰不習无不利。光即含弘光大之光。 坤卦六三 六三:含章可貞,或從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开通VIP查阅
(明)来知德撰《周易集注》繁体版卷一上经:第二卦_坤卦:坤卦为地(坤下坤上),卦,第1张

坤为地卦 地位:老阴|人位:老阴|天位:老阴|错卦:乾为天|综卦:坤为地|交互卦:坤为地

(明)来知德撰《周易集注》繁体版卷一上经:第二卦_坤卦:坤卦为地(坤下坤上)

坤,元亨,利牝馬之貞。君子有攸往,先迷後得主,利。西南得朋,東北喪朋,安貞吉。

偶者,陰之數也。坤者順也,陰之性也。六畫皆偶,則純陰而順之至矣,故不言地而言坤。馬象乾,牝馬,取其為乾之配。牝馬屬陰,柔順而從陽者也。馬能行,順而健者也,非順外有健也,其健亦是順之健也。坤利牝馬之貞,與乾不同者,何也?蓋乾以剛固為貞,坤以柔順為貞,言如牝馬之順而不息則正矣。牝馬地類,安得同乾之貞,此占辭也,與乾卦元亨利貞同,但坤則貞利牝馬耳。程子泥于四德,所以將利字作句,迷者,如迷失其道路也。坤為地,故曰迷,言占者君子,先乾而行則失其主而迷錯,後乾而行則得其主而利矣。蓋造化之理,陰從陽以生物,待唱而和者也。君為臣主,夫為妻主,後乾即得所主矣,利孰大焉,其理本如此。觀文言後得主而有常,此句可見矣。西南東北,以文王圓圖卦位而言,陽氣始于東北而盛于東南,陰氣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。西南乃坤之本鄉,兌離巽三女同坤居之,故為得朋。震坎艮三男同乾居東北,則非女之朋矣,故喪朋。陰從其陽謂之正,惟喪其三女之朋,從乎其陽,則有生育之功,是能安于正也,安于其正故吉。

《彖》曰:至哉坤元,萬物資生,乃順承天。

至者極也。天包乎地,故以大贊其大,而地止以至贊之,蓋言地之至則與天同,而大則不及乎天也。元者四德之元,非乾有元,而坤復又有一元也。乾以施之,坤則受之,交接之間,一氣而已。始者氣之始,生者形之始,萬物之形,皆生于地,然非地之自能為也。天所施之氣至則生矣,故曰乃順承天。乾健故一而施,坤順故兩而承,此釋卦辭之元。

坤厚載物,德合无疆,含弘光大,品物咸亨。

坤厚載物,以德言,非以形言。德者載物厚德,含弘光大是也。無疆者乾也,含者包容也,弘則是其所含者無物不有,以蘊畜而言也。其靜也翕,故曰含弘。光者,昭明也。大則是其所光者,無遠不屆,以宣著而言也。其動也闢,故曰光大,言光大而必曰含弘者,不翕聚,則不能發散也。咸亨者,齊乎巽,相見乎離之時也,此釋卦辭之亨。

牝馬地類,行地无疆,柔順利貞。

地屬陰,牝陰物,故曰地類,又行地之物也。行地無疆,則順而不息矣,此則柔順所利之貞也,故利牝馬之貞。此釋卦辭牝馬之貞。

君子攸行,先迷失道,後順得常。西南得朋,乃與類行。東北喪朋,乃終有慶。安貞之吉,應地无疆。

君子攸行,即文王卦辭,君子有攸往。言占者君子,有所往也。失道者,失其坤順之道也。坤道主成,成在後,若先乾而動,則迷而失道。得常者,得其坤順之常。惟後乾而動,則順而得常。

夫惟坤貞,利在柔順,是以君子有所往也。先則迷,後則得。西南雖得朋,不過與巽離兌三女同類而行耳,未足以為慶也。若喪乎三女之朋,能從乎陽,則有生物之功矣,終必有慶也。何也?蓋柔順從陽者,乃坤道之安于其正也,能安于其正,則陽施陰受,生物無疆,應乎地之無疆矣,所以乃終有慶也。此釋卦辭,君子有攸往至安貞吉。

《象》曰: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。

西北高,東南低,順流而下,地之勢,本坤順者也,故曰地勢坤。且天地間持重載物,勢力無有厚於地者,故下文曰厚。天以氣運,故曰天行;地以形載,故曰地勢。厚德載物者,以深厚之德,容載庶物也。若以厚德載物,體之身心,豈有他道哉?惟體吾長人之仁也,使一人得其願,推而人人各得其願,和吾利物之義也,使一事得其宜,推而事各得其宜,則我之德厚,而物無不載矣。此則孔子未發之意也。

坤卦初六

初六:履霜,堅冰至。

六詳見乾卦初九。霜,一陰之象。冰,六陰之象。方履霜而知堅冰至者,見占者防微杜漸,圖之不可不早也。易為君子謀,乾言勿用,即復卦閉關之義,欲君子之難進也。坤言堅冰,即姤卦女壯之戒,防小人之易長也。

《象》曰:履霜堅冰,陰始凝也。馴致其道,至堅冰也。

《易舉正》:履霜之下,無堅冰二字。陰始凝而為霜,漸盛必至于堅冰,小人雖微,長則漸至于盛。馴者擾也,順習也,道者,小人道長之道也,即上六其道窮也之道。馴習因循,漸至其**之盛,理勢之必然也。

坤卦六二

六二:直方大,不習无不利。

直字即坤至柔而動也剛之剛也,方字即至靜而德方之方也,大字即含弘光大之大也。孔子彖辭,文言小象,皆本于此。前後之言,皆可相証。以本爻論,六二得坤道之正,則無私曲,故直。居坤之中,則地偏黨,故方。直者在內,所存之柔順中正也;方者在外,所處之柔順中正也。惟柔順中正,在內則為直,在外則為方,內而直,外而方,此其所以大也。不揉而直,不矩而方,不恢而大,此其所以不習也。若以人事論,直者內而天理為之主宰,無邪曲也。方者外而天理為之裁制,無偏倚也。大者無一念之不直,無一事之不方也。不習無不利者,直者自直,方者自方,大者自大,不思不勉,而中道也。利者,利有攸往之利,言不待學習,而自然直方大也。蓋八卦正位,乾在五,坤在二,皆聖人也。故乾剛健中正,則飛龍在天。坤柔順中正,則不習無不利。占者有是德,方應是占矣。

《象》曰:六二之動,直以方也。不習无不利,地道光也。

以字即而字,言直方之德,惟動可見,故曰坤至柔而動也剛。此則承天而動,生物之幾也。若以人事論,心之動直而無私,事之動方而當理是也。地道光者,六二之柔順中正,即地道也。地道柔順中正,光之所發者,自然而然,不俟勉強,故曰不習无不利。光即含弘光大之光。

坤卦六三

六三:含章可貞,或從王事,无成有終。

坤為吝嗇,含之象也。剛柔相雜曰文,文之成者曰章,陽位而以陰居之,又坤為文章之象也。三居下卦之終,終之象也。或者不敢自決之辭,從者不敢造始之意。

三居下卦之上,有位者也,其道當含晦其章美,有美則歸之于君,乃可常久而得正,或從上之事,不敢當其成功,惟奉職以終其事而已。爻有此象,故戒占者如此。

《象》曰:含章可貞,以時發也。或從王事,知光大也。(知平聲)

以時發者,言非終于韜晦,含藏不出,而有所為也。或從王事,帶下一句說,孔子小象多是如此。知光大者,正指其无成有終也。蓋含弘光大无成而代有終者地道也,地道與臣道相同。六三或從王事,无成有終者,蓋知地道之光大,當如是也。

坤卦**

**:括囊,无咎无譽。

坤為囊,陰虛能受,囊之象也。括者結囊口也,四變而奇,居下卦之上,結囊上口之象也。四近乎君,居多懼之地,不可妄咎妄譽,戒其作威福也。蓋譽則有逼上之嫌,咎則有敗事之累,惟晦藏其智,如結囊口,則不害矣。

**柔順得正,蓋慎密不出者也,故有括囊之象,无咎之道也。然既不出,則亦無由辭贊其美矣,故其占如此。

《象》曰:括囊无咎,慎不害也。

括囊者慎也,无咎者不害也。

坤卦六五

六五:黃裳,元吉。

坤為黃為裳,黃裳之象也。黃中色,言其中也。裳下飾,言其順也。黃字從五字來,裳字從六字來。

六五以陰居尊,中順之德充諸內而見諸外,故有是象,而其占則元吉矣。剛自有剛德,柔自有柔德,本義是。

《象》曰:黃裳元吉,文在中也。

坤為文,文也。居五之中,在中也。文在中言居坤之中也,所以黃裳元吉。

坤卦上六

上六:龍戰于野,其血玄黃。

六陽為龍,坤之錯也,故陰陽皆可以言龍。且變艮綜震,亦龍之象也。變艮為剝,陰陽相剝,戰之象也。戰于卦外,野之象也。血者龍之血也。堅冰至者所以防龍戰之禍于其始,龍戰野者,所以著堅冰之至于其終。

上六,陰盛之極,其道窮矣,窮則其勢必爭,至與陽戰,兩敗俱傷,故有此象,凶可知矣。

《象》曰:龍戰于野,其道窮也。

極則必窮,理勢之必然也。

坤卦用六

用六,利永貞。

用六,與用九同,此則以上六龍戰于野言之。陰極則變陽矣,但陰柔恐不能固守,既變之後,惟長永貞而不為陰私所用,則亦如乾之無不利矣。

《象》曰:用六永貞,以大終也。

此美其善變也。陽大陰小,大者陽明之公,君子之道也。小者陰濁之私,小人之道也。今始陰濁而終陽明,小人而終君子,何大如之,故曰以大終也。

发表评论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

付费内容
隐藏内容
坤为地卦 地位:老阴|人位:老阴|天位:老阴|错卦:乾为天|综卦:坤为地|交互卦:坤为地 (明)来知德撰《周易集注》繁体版卷一上经:第二卦_坤卦:坤卦为地(坤下坤上) 坤,元亨,利牝馬之貞。君子有攸往,先迷後得主,利。西南得朋,東北喪朋,安貞吉。 偶者,陰之數也。坤者順也,陰之性也。六畫皆偶,則純陰而順之至矣,故不言地而言坤。馬象乾,牝馬,取其為乾之配。牝馬屬陰,柔順而從陽者也。馬能行,順而健者也,非順外有健也,其健亦是順之健也。坤利牝馬之貞,與乾不同者,何也?蓋乾以剛固為貞,坤以柔順為貞,言如牝馬之順而不息則正矣。牝馬地類,安得同乾之貞,此占辭也,與乾卦元亨利貞同,但坤則貞利牝馬耳。程子泥于四德,所以將利字作句,迷者,如迷失其道路也。坤為地,故曰迷,言占者君子,先乾而行則失其主而迷錯,後乾而行則得其主而利矣。蓋造化之理,陰從陽以生物,待唱而和者也。君為臣主,夫為妻主,後乾即得所主矣,利孰大焉,其理本如此。觀文言後得主而有常,此句可見矣。西南東北,以文王圓圖卦位而言,陽氣始于東北而盛于東南,陰氣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。西南乃坤之本鄉,兌離巽三女同坤居之,故為得朋。震坎艮三男同乾居東北,則非女之朋矣,故喪朋。陰從其陽謂之正,惟喪其三女之朋,從乎其陽,則有生育之功,是能安于正也,安于其正故吉。 《彖》曰:至哉坤元,萬物資生,乃順承天。 至者極也。天包乎地,故以大贊其大,而地止以至贊之,蓋言地之至則與天同,而大則不及乎天也。元者四德之元,非乾有元,而坤復又有一元也。乾以施之,坤則受之,交接之間,一氣而已。始者氣之始,生者形之始,萬物之形,皆生于地,然非地之自能為也。天所施之氣至則生矣,故曰乃順承天。乾健故一而施,坤順故兩而承,此釋卦辭之元。 坤厚載物,德合无疆,含弘光大,品物咸亨。 坤厚載物,以德言,非以形言。德者載物厚德,含弘光大是也。無疆者乾也,含者包容也,弘則是其所含者無物不有,以蘊畜而言也。其靜也翕,故曰含弘。光者,昭明也。大則是其所光者,無遠不屆,以宣著而言也。其動也闢,故曰光大,言光大而必曰含弘者,不翕聚,則不能發散也。咸亨者,齊乎巽,相見乎離之時也,此釋卦辭之亨。 牝馬地類,行地无疆,柔順利貞。 地屬陰,牝陰物,故曰地類,又行地之物也。行地無疆,則順而不息矣,此則柔順所利之貞也,故利牝馬之貞。此釋卦辭牝馬之貞。 君子攸行,先迷失道,後順得常。西南得朋,乃與類行。東北喪朋,乃終有慶。安貞之吉,應地无疆。 君子攸行,即文王卦辭,君子有攸往。言占者君子,有所往也。失道者,失其坤順之道也。坤道主成,成在後,若先乾而動,則迷而失道。得常者,得其坤順之常。惟後乾而動,則順而得常。 夫惟坤貞,利在柔順,是以君子有所往也。先則迷,後則得。西南雖得朋,不過與巽離兌三女同類而行耳,未足以為慶也。若喪乎三女之朋,能從乎陽,則有生物之功矣,終必有慶也。何也?蓋柔順從陽者,乃坤道之安于其正也,能安于其正,則陽施陰受,生物無疆,應乎地之無疆矣,所以乃終有慶也。此釋卦辭,君子有攸往至安貞吉。 《象》曰: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。 西北高,東南低,順流而下,地之勢,本坤順者也,故曰地勢坤。且天地間持重載物,勢力無有厚於地者,故下文曰厚。天以氣運,故曰天行;地以形載,故曰地勢。厚德載物者,以深厚之德,容載庶物也。若以厚德載物,體之身心,豈有他道哉?惟體吾長人之仁也,使一人得其願,推而人人各得其願,和吾利物之義也,使一事得其宜,推而事各得其宜,則我之德厚,而物無不載矣。此則孔子未發之意也。 坤卦初六 初六:履霜,堅冰至。 六詳見乾卦初九。霜,一陰之象。冰,六陰之象。方履霜而知堅冰至者,見占者防微杜漸,圖之不可不早也。易為君子謀,乾言勿用,即復卦閉關之義,欲君子之難進也。坤言堅冰,即姤卦女壯之戒,防小人之易長也。 《象》曰:履霜堅冰,陰始凝也。馴致其道,至堅冰也。 《易舉正》:履霜之下,無堅冰二字。陰始凝而為霜,漸盛必至于堅冰,小人雖微,長則漸至于盛。馴者擾也,順習也,道者,小人道長之道也,即上六其道窮也之道。馴習因循,漸至其陰道之盛,理勢之必然也。 坤卦六二 六二:直方大,不習无不利。 直字即坤至柔而動也剛之剛也,方字即至靜而德方之方也,大字即含弘光大之大也。孔子彖辭,文言小象,皆本于此。前後之言,皆可相証。以本爻論,六二得坤道之正,則無私曲,故直。居坤之中,則地偏黨,故方。直者在內,所存之柔順中正也;方者在外,所處之柔順中正也。惟柔順中正,在內則為直,在外則為方,內而直,外而方,此其所以大也。不揉而直,不矩而方,不恢而大,此其所以不習也。若以人事論,直者內而天理為之主宰,無邪曲也。方者外而天理為之裁制,無偏倚也。大者無一念之不直,無一事之不方也。不習無不利者,直者自直,方者自方,大者自大,不思不勉,而中道也。利者,利有攸往之利,言不待學習,而自然直方大也。蓋八卦正位,乾在五,坤在二,皆聖人也。故乾剛健中正,則飛龍在天。坤柔順中正,則不習無不利。占者有是德,方應是占矣。 《象》曰:六二之動,直以方也。不習无不利,地道光也。 以字即而字,言直方之德,惟動可見,故曰坤至柔而動也剛。此則承天而動,生物之幾也。若以人事論,心之動直而無私,事之動方而當理是也。地道光者,六二之柔順中正,即地道也。地道柔順中正,光之所發者,自然而然,不俟勉強,故曰不習无不利。光即含弘光大之光。 坤卦六三 六三:含章可貞,或從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开通VIP查阅

[MustVIP]

db20be81ab9d3b0

坤为地卦 地位:老阴|人位:老阴|天位:老阴|错卦:乾为天|综卦:坤为地|交互卦:坤为地

(明)来知德撰《周易集注》繁体版卷一上经:第二卦_坤卦:坤卦为地(坤下坤上)

坤,元亨,利牝馬之貞。君子有攸往,先迷後得主,利。西南得朋,東北喪朋,安貞吉。

偶者,陰之數也。坤者順也,陰之性也。六畫皆偶,則純陰而順之至矣,故不言地而言坤。馬象乾,牝馬,取其為乾之配。牝馬屬陰,柔順而從陽者也。馬能行,順而健者也,非順外有健也,其健亦是順之健也。坤利牝馬之貞,與乾不同者,何也?蓋乾以剛固為貞,坤以柔順為貞,言如牝馬之順而不息則正矣。牝馬地類,安得同乾之貞,此占辭也,與乾卦元亨利貞同,但坤則貞利牝馬耳。程子泥于四德,所以將利字作句,迷者,如迷失其道路也。坤為地,故曰迷,言占者君子,先乾而行則失其主而迷錯,後乾而行則得其主而利矣。蓋造化之理,陰從陽以生物,待唱而和者也。君為臣主,夫為妻主,後乾即得所主矣,利孰大焉,其理本如此。觀文言後得主而有常,此句可見矣。西南東北,以文王圓圖卦位而言,陽氣始于東北而盛于東南,陰氣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。西南乃坤之本鄉,兌離巽三女同坤居之,故為得朋。震坎艮三男同乾居東北,則非女之朋矣,故喪朋。陰從其陽謂之正,惟喪其三女之朋,從乎其陽,則有生育之功,是能安于正也,安于其正故吉。

《彖》曰:至哉坤元,萬物資生,乃順承天。

至者極也。天包乎地,故以大贊其大,而地止以至贊之,蓋言地之至則與天同,而大則不及乎天也。元者四德之元,非乾有元,而坤復又有一元也。乾以施之,坤則受之,交接之間,一氣而已。始者氣之始,生者形之始,萬物之形,皆生于地,然非地之自能為也。天所施之氣至則生矣,故曰乃順承天。乾健故一而施,坤順故兩而承,此釋卦辭之元。

坤厚載物,德合无疆,含弘光大,品物咸亨。

坤厚載物,以德言,非以形言。德者載物厚德,含弘光大是也。無疆者乾也,含者包容也,弘則是其所含者無物不有,以蘊畜而言也。其靜也翕,故曰含弘。光者,昭明也。大則是其所光者,無遠不屆,以宣著而言也。其動也闢,故曰光大,言光大而必曰含弘者,不翕聚,則不能發散也。咸亨者,齊乎巽,相見乎離之時也,此釋卦辭之亨。

牝馬地類,行地无疆,柔順利貞。

地屬陰,牝陰物,故曰地類,又行地之物也。行地無疆,則順而不息矣,此則柔順所利之貞也,故利牝馬之貞。此釋卦辭牝馬之貞。

君子攸行,先迷失道,後順得常。西南得朋,乃與類行。東北喪朋,乃終有慶。安貞之吉,應地无疆。

君子攸行,即文王卦辭,君子有攸往。言占者君子,有所往也。失道者,失其坤順之道也。坤道主成,成在後,若先乾而動,則迷而失道。得常者,得其坤順之常。惟後乾而動,則順而得常。

夫惟坤貞,利在柔順,是以君子有所往也。先則迷,後則得。西南雖得朋,不過與巽離兌三女同類而行耳,未足以為慶也。若喪乎三女之朋,能從乎陽,則有生物之功矣,終必有慶也。何也?蓋柔順從陽者,乃坤道之安于其正也,能安于其正,則陽施陰受,生物無疆,應乎地之無疆矣,所以乃終有慶也。此釋卦辭,君子有攸往至安貞吉。

《象》曰: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。

西北高,東南低,順流而下,地之勢,本坤順者也,故曰地勢坤。且天地間持重載物,勢力無有厚於地者,故下文曰厚。天以氣運,故曰天行;地以形載,故曰地勢。厚德載物者,以深厚之德,容載庶物也。若以厚德載物,體之身心,豈有他道哉?惟體吾長人之仁也,使一人得其願,推而人人各得其願,和吾利物之義也,使一事得其宜,推而事各得其宜,則我之德厚,而物無不載矣。此則孔子未發之意也。

坤卦初六

初六:履霜,堅冰至。

六詳見乾卦初九。霜,一陰之象。冰,六陰之象。方履霜而知堅冰至者,見占者防微杜漸,圖之不可不早也。易為君子謀,乾言勿用,即復卦閉關之義,欲君子之難進也。坤言堅冰,即姤卦女壯之戒,防小人之易長也。

《象》曰:履霜堅冰,陰始凝也。馴致其道,至堅冰也。

《易舉正》:履霜之下,無堅冰二字。陰始凝而為霜,漸盛必至于堅冰,小人雖微,長則漸至于盛。馴者擾也,順習也,道者,小人道長之道也,即上六其道窮也之道。馴習因循,漸至其陰道之盛,理勢之必然也。

坤卦六二

六二:直方大,不習无不利。

直字即坤至柔而動也剛之剛也,方字即至靜而德方之方也,大字即含弘光大之大也。孔子彖辭,文言小象,皆本于此。前後之言,皆可相証。以本爻論,六二得坤道之正,則無私曲,故直。居坤之中,則地偏黨,故方。直者在內,所存之柔順中正也;方者在外,所處之柔順中正也。惟柔順中正,在內則為直,在外則為方,內而直,外而方,此其所以大也。不揉而直,不矩而方,不恢而大,此其所以不習也。若以人事論,直者內而天理為之主宰,無邪曲也。方者外而天理為之裁制,無偏倚也。大者無一念之不直,無一事之不方也。不習無不利者,直者自直,方者自方,大者自大,不思不勉,而中道也。利者,利有攸往之利,言不待學習,而自然直方大也。蓋八卦正位,乾在五,坤在二,皆聖人也。故乾剛健中正,則飛龍在天。坤柔順中正,則不習無不利。占者有是德,方應是占矣。

《象》曰:六二之動,直以方也。不習无不利,地道光也。

以字即而字,言直方之德,惟動可見,故曰坤至柔而動也剛。此則承天而動,生物之幾也。若以人事論,心之動直而無私,事之動方而當理是也。地道光者,六二之柔順中正,即地道也。地道柔順中正,光之所發者,自然而然,不俟勉強,故曰不習无不利。光即含弘光大之光。

坤卦六三

六三:含章可貞,或從王事,无成有終。

坤為吝嗇,含之象也。剛柔相雜曰文,文之成者曰章,陽位而以陰居之,又坤為文章之象也。三居下卦之終,終之象也。或者不敢自決之辭,從者不敢造始之意。

三居下卦之上,有位者也,其道當含晦其章美,有美則歸之于君,乃可常久而得正,或從上之事,不敢當其成功,惟奉職以終其事而已。爻有此象,故戒占者如此。

《象》曰:含章可貞,以時發也。或從王事,知光大也。(知平聲)

以時發者,言非終于韜晦,含藏不出,而有所為也。或從王事,帶下一句說,孔子小象多是如此。知光大者,正指其无成有終也。蓋含弘光大无成而代有終者地道也,地道與臣道相同。六三或從王事,无成有終者,蓋知地道之光大,當如是也。

坤卦六四

六四:括囊,无咎无譽。

坤為囊,陰虛能受,囊之象也。括者結囊口也,四變而奇,居下卦之上,結囊上口之象也。四近乎君,居多懼之地,不可妄咎妄譽,戒其作威福也。蓋譽則有逼上之嫌,咎則有敗事之累,惟晦藏其智,如結囊口,則不害矣。

六四柔順得正,蓋慎密不出者也,故有括囊之象,无咎之道也。然既不出,則亦無由辭贊其美矣,故其占如此。

《象》曰:括囊无咎,慎不害也。

括囊者慎也,无咎者不害也。

坤卦六五

六五:黃裳,元吉。

坤為黃為裳,黃裳之象也。黃中色,言其中也。裳下飾,言其順也。黃字從五字來,裳字從六字來。

六五以陰居尊,中順之德充諸內而見諸外,故有是象,而其占則元吉矣。剛自有剛德,柔自有柔德,本義是。

《象》曰:黃裳元吉,文在中也。

坤為文,文也。居五之中,在中也。文在中言居坤之中也,所以黃裳元吉。

坤卦上六

上六:龍戰于野,其血玄黃。

六陽為龍,坤之錯也,故陰陽皆可以言龍。且變艮綜震,亦龍之象也。變艮為剝,陰陽相剝,戰之象也。戰于卦外,野之象也。血者龍之血也。堅冰至者所以防龍戰之禍于其始,龍戰野者,所以著堅冰之至于其終。

上六,陰盛之極,其道窮矣,窮則其勢必爭,至與陽戰,兩敗俱傷,故有此象,凶可知矣。

《象》曰:龍戰于野,其道窮也。

極則必窮,理勢之必然也。

坤卦用六

用六,利永貞。

用六,與用九同,此則以上六龍戰于野言之。陰極則變陽矣,但陰柔恐不能固守,既變之後,惟長永貞而不為陰私所用,則亦如乾之無不利矣。

《象》曰:用六永貞,以大終也。

此美其善變也。陽大陰小,大者陽明之公,君子之道也。小者陰濁之私,小人之道也。今始陰濁而終陽明,小人而終君子,何大如之,故曰以大終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