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卦传-(明)胡廣等敕纂《周易傳義大全•卷二十四》
○朱子曰:雜卦反對之義,只是反覆,則其吉凶、禍福、動静、剛柔皆相反也。
○序卦、雜卦,聖人去這裏見有那无緊要底道理,也說則箇。然雜卦中亦有說得極精處。
○南軒張氏曰:序卦所以言易道之常,雜卦所以言易道之變,此古有是言也。殊不知易之雜卦,乃言其卦畫反對,各以類而言之,非雜也。於雜之中,而有不雜者存焉。
○臨川吳氏曰:序卦上經三十卦,下經三十四卦。以反對而觀,則上經十八卦,下經十八卦也。此篇仍其反對之偶,而不仍其先後之序,故曰雜其義,則以明六十四卦所主之爻也。
○雙湖胡氏曰:雜卦自乾至困,非但當上經三十卦,實雜下經十二卦於其中。咸至夬,非但當下經三十四卦,亦雜上經十二卦於其中。雜中不雜,必有至理。又嘗觀雜卦以乾為首,不終之以他卦,而必終之以夬者,蓋夬以五陽決一隂,決去一隂,則復為純乾矣。故曰君子道長,小人道憂也。
○張子曰:易為君子謀,大哉言乎!
○息齋余氏曰:雜卦一篇,乃序卦之變通也。序卦自乾、坤而下三十,自咸、恒而下三十四,雜卦亦然。序卦反對,雜卦亦多反對,此其所同也。序卦以乾、坤、頤、大過、坎、離在上篇,中孚、小過在下篇,故二篇反對皆成十八卦。雜卦但以乾、坤在上篇,餘盡在下篇,又自大過以下不復反對,此其所異也。
○廬陵龍氏曰:按春秋傳釋繫辭,所謂屯固比入,坤安震殺之屬,以一字斷卦義,往往占筮書多有之,雜卦此類是也。夫子存之,為經羽翼,非創作也。
乾剛坤柔。
○朱子曰:剛柔雖若各有所偏,必相錯而後得中。然在乾坤二卦之全體,當剛而剛,當柔而柔,則不待相錯而不害其全矣。其爻位之无過不及者,如乾坤之二五,亦不待相錯而不害其為中矣。隂陽變化而太極之妙无不在焉,於此蓋可見也。若謂乾剛坤柔便有所偏,則於二卦之彖及二五之爻有不通者。
○漢上朱氏曰:乾坤,易之門。剛皆乾,柔皆坤,剛柔雜成諸卦,故曰乾剛坤柔。
○臨川吳氏曰:六十四卦,乾坤為純剛純柔之卦。剛柔之畫自初起,至上而極,然後見乾為純剛,坤為純柔,故乾主上九,坤主上六。乾坤六陽六隂之卦上為主,夬剝五隂五陽之卦五為主,大壯觀四陽四隂之卦四為主,泰否三陽三隂之卦三為主,臨遯二陽二隂之卦二為主,復姤一陽一隂之卦初為主。此十二卦主爻與術家同。
比樂師憂。
○東坡蘇氏曰:有親則樂,動衆則憂。
○閻氏彦升曰:比順從故樂,師行險故憂。
○息齋余氏曰:在上而得衆故樂,居下而任重故憂。中天下而立,定四海之民,比之樂也。鞠躬盡力,死而後已,成敗利鈍,非所逆覩,師之憂也。
○臨川吴氏曰:比九五居上,為顯比之主,故樂。師九二居下,為行師之主,故憂。
臨、觀之義,或與或求。
《本義》:以我臨物曰與,物來觀我曰求。或曰:二卦互有與求之義。
○朱子曰:臨、觀更有與求之義。臨以二陽言之,則二陽可以臨上四隂。以卦中爻言之,則六五、上六又以上而臨下。
○臨川吳氏曰:臨九二,二陽浸長,在上之隂,不敢以勢臨之,而與之以俟其上進。觀**,四隂已盛,然不進逼犯陽,而統率三隂居下,以求觀九五之中正。
屯見而不失其居,蒙雜而著
【見賢遍反】。
《本義》:屯震遇坎,震動故見,坎險不行也。蒙坎遇艮,坎幽昧,艮光明也。或曰:屯以初言,蒙以二言。
○節齋蔡氏曰:屯,物之始生,故見主初也。未得位而利居貞,故不失其居。蒙然而生,故雜。二為蒙主,而能治之使明,故著
○柴氏中行曰:在蒙昧之中,雖未有識别,而善理昭著。
○臨川吳氏曰:屯蒙皆二陽之卦,屯九五見於上卦二隂之中而為主,其下一陽則動於坎險之内而固守,故曰不失其居。蒙九二雜於下卦二隂之中而為主,其上一陽則止於坎險之外而光明,故曰著坎。陽陷於隂中,一也。見者,陽在上卦之天而位顯;雜者,陽在下卦之地而位幽也。
震,起也。艮,止也。損、益,盛衰之始也。
○節齋蔡氏曰:震陽起於下,艮陽止於上。損者,盛之始;益者,衰之始。
○息齋余氏曰:損、益,盛衰之始;泰、否之變也。
○鄱陽董氏曰:損者,人之所憂也,而乃為盛之始;益者,人之所喜也,而乃為衰之始。則是於吉凶消長之幾,進退存亡之理,其可迷而不悟哉!】
大畜,時也;无妄,災也。
《本義》:止健者,時有適然,无妄而災自外至。
○節齋蔡氏曰:剛健者難畜,當剛止之時,故能畜,莫非災也。无妄之災,乃所謂災也。
○息齋余氏曰:止有静中之得,故大畜曰時。動有慮外之失,故无妄曰災。
○柴氏中行曰:禍非自取曰災。
萃聚而升不來也。
○節齋蔡氏曰:澤聚而下,木升而上。
○臨川吳氏曰:萃以觀之,四往上為主,而同類之三隂聚於下。升以臨之,三來初為主,而同類之三隂升於上。升上為往,降下為來。不來,謂升而不降也。
謙輕而豫怠也。
○朱子曰:謙輕是自謙抑,不自尊重。
○問:謙何以為輕?曰:輕是自卑小之義,說豫之極,便放倒了,如上文冥豫是也。
○柴氏中行曰:謙者視已,若甚輕豫,則有滿盈之志而怠矣。
○臨川吳氏曰:謙一陽居下卦之上,為謙卑之主,而不尊大,故自小而輕。豫一陽居上卦之下,為豫樂之主,而志滿足,故自肆而怠。
噬嗑,食也;賁,无色也。
《本義》:白受采,
○節齋蔡氏曰:頤中有物,故食。賁則其色不常,故无色。
○白雲郭氏曰:賁以白賁无咎,故无色。則質全有天下之至,賁存焉。
○息齋余氏曰:食色,人情所不免。噬嗑曰食,而賁曰无色者,蓋色至於賁,則易過矣,故戒之。
○臨川吳氏曰:噬嗑以否初往五而為主,賁以泰上來二文剛而為主。
兌見而巽伏也。
【見,賢遍反】。
《本義》: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或开通VIP查阅
付费内容
请登录 或 注册购买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