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易经网

系辭上傳第1-2章(清)纳喇性德撰《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•卷六十九》

系辭上傳第1-2章(清)纳喇性德撰《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•卷六十九》 頭等侍衛納喇性德編 繫辭 易始有卦而已,文王繫之以卦辭,周公又繫之以爻辭,故曰:聖人設卦觀象,繫辭焉而明吉凶。此則孔子所作繫辭之傳也。陸氏曰:繫辭亦作嗣,依字應作詞說也。說文云:詞者,意内而言外也。先儒分章不同,今從朱子本義,並載諸家之說云。 伊川先生曰:聖人用意深處,全在繋辭。詩、書乃格言。觀易須看卦,然後觀逐爻之才,一爻之間常包涵。 數意,聖人常取其重者為之辭。亦有易中言之已多,取其未嘗言者,亦不必重事。又有且言其時,不及其爻之才,皆臨時參考。須先看卦,乃看得繫辭【並呂與叔束見録】。古之學者,先由經以識義理,蓋始學時盡是傳授。後之學者,却先須識義理,方始看得經。如易繫辭所以解易,今人須看了易,方始看得繋辭。【入關語録】。又曰:如繫辭之文,後人決學不得。譬之化工生物,且如生出一枝花,或有翦裁為之者,或有繪畫為之者。看時雖自相類,然終不若化工所生,自有一般生意。《劉元承手編》 白雲郭氏曰:包犧畫卦,初无繋辭,文王、孔子之言,皆繫辭也。故孔子曰繫辭焉以斷其吉凶,繫辭焉以盡其言,則卦爻之辭皆是也。今獨以此上下二篇稱繫辭者,蓋卦辭、爻辭,文王、周公之繫辭也;此上下二篇,孔子之繫辭也。又於十翼之中,獨此二篇泛論大道,為諸卦之統要,與彖、象、文言之辭異,故獨曰繫辭,所以尊崇孔子之辭與文王等也。觀其言廣大而備,變通而神,无思而精,皆彖、象、文言、序卦、說卦之所不能盡者,非聖人孰能與此哉!微此,則易道絶矣。何氏謂上篇明无,下篇明幾,或以上篇論易之大理,下篇論易之小理。孔頴達言上下无異義,直以簡編重大,是以分之。今觀上篇自天尊地卑至存乎德行,篇章相次,事理大小,皆有條理,不可紊亂。次章之言,皆前章所未盡,至存乎德行,則易道備矣。下篇復起其說,前後相次,復如上篇,是則初為二篇,非後人妄分也。諸儒分章不一,孔頴達定以上篇十二章,下篇九章。然章有甚大甚小,有可分不可分者,似不止此二十一章。故有文意未斷而章分,有才一二句而文意斷不相續者,豈能拘以二十一章也?說見於後。【並《易說》】 新安朱氏曰:繫辭本謂文王、周公所作之辭,繫於卦爻之下者,即今經文。此篇乃孔子所述繋辭之傳也。以其通論一經之大體凡例,故无經可附,而自分上下云。《本義》 繫辭或言造化以及易,或言易以及造化,不出此理。上下繫辭說那許多爻,直如此分明。他人說得分明,便淺近;聖人說來却不淺近,有含蓄。所以分在上下繫,也无甚意義。聖人偶然去這處說,又去那處說。嘗說道:看易底不去理會道理,却只去理會這般底。譬如讀詩者,不去理會那四字句押韻底,却去理會十五國風次序相似。【並《語録》】 【原文】:系辞上传第一章: 繫辭上傳 【原文】天尊地卑,乾坤定矣。卑高以陳,貴賤位矣。動静有常,剛柔斷矣。 伊川先生曰:天尊地卑,尊卑之位定,而乾坤之義明矣。尊卑既判,貴賤之位分矣。陽動隂静,各有其常,則剛柔判矣。【經說】 問:明則有禮樂,幽則有鬼神,何也?曰:鬼神只是一箇造化。天尊地卑,乾坤定矣,鼓之以雷霆,潤之以風雨是也。《語録》 横渠先生曰:先分天地之位,乾坤立則方見易,故其事无非易也。所以先言天地乾坤,易之門戶也。不言高卑而曰卑高者,亦有義。高以下為基,亦是人先見卑處,然後見高也。動靜隂陽,性也。剛柔其體未必形,靜專動直,不為物累,則其動靜有常,不牽制於物也。然則乾為剛果,斷然不疑矣。天地動靜之理,天圓則須動,地方則須安靜。【並《易說》】 龜山楊氏曰:天尊地卑,乾坤定矣。乾坤本无體,天地之位定,則乾坤斯定。不有天地,乾坤何辨?【南都語録】 兼山郭氏曰:孔子曰:動靜有常,剛柔斷矣。方其動以動為常,靜以靜為常,則動靜之機,或幾乎息也。是故動存乎靜,靜存乎動,動靜不窮,是其所謂常也。《中庸解》 白雲郭氏曰:繫辭首一章之義,當先辨天地非乾坤,乾坤非天地,及明道之乾坤,易之乾坤,三才之天地,卦中之天地,然後其義可明。若直以天地尊卑便為乾坤,孰不知天地尊卑之理?如此則於道、於易、於卦皆无意義。若非聖人之言也,聖人之言豈苟然哉?此章蓋明作易聖人首畫乾坤二卦之義,此謂易之乾坤,卦中天地之象也。且无形者道,有形者物。乾坤,道也;天地,物也。故道有乾坤而无天地,物有天地而无乾坤。及乎觸類而長之,然後乾為天,坤為地,非本无分也,此乾坤天地之辨也。无象則道也,有象則卦也。道之乾坤,无象也,有其道而未見於書也。易之乾坤,有象也,畫而為卦,見之於書者也。三才之天地,天地也。卦中之天地,上下二卦,又三才之象也。孔子繫辭,繫周易也。周易以乾坤六畫為首,故首言天尊地卑,乾坤定矣。蓋言文王重卦,得天尊地卑之象,而後乾坤之卦定也。若論乾坤之道,則乾坤定而後天尊地卑,其義不同。故包犧之畫在上為天,尊道也;文王之重在下為地,卑道也。尊包犧而自卑之,是為得天尊地卑之道矣。天尊地卑,然後卦象形,六位著,剛柔分。其始則乾坤二卦先定,故曰:乾坤,其易之門邪?卑高以陳。卑,地也;高,天也。天地高卑以陳,則人位乎兩間,而人道著矣。貴賤,人道也。天地純一,故一高一卑;人道不齊,則或賤或貴,而位有分焉。此六位之所由以立也。有六位而後剛柔生焉,故位為一定之體,而剛柔則變矣。陽動靜有常。乾,陽也,為動;坤,隂也,隂為靜。爻之變本乎動靜,觀動靜常理,則六爻剛柔斷然可知。動以變為常,靜以不變為常。易稱剛柔,皆謂九六也。上言乾坤定者,由上下二卦也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开通VIP查阅
付费内容
售价:16 积分

登录注册购买
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

发表评论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

付费内容
售价:16 积分

登录注册购买
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