隐藏内容
            (北宋)欧阳修著《易童子问》文忠集卷一百二十四
崇文總目敘釋
易類
前史謂秦焚三代之書,《易》以蔔筮而得不焚,及漢募群書,類多散逸,而《易》以故最完。及學者傳之,遂分為三:一曰田何之《易》,始自子夏傳之,孔子卦、《象》、爻、《彖》與《文言》、《說卦》等,離為十一篇*,而說者自為章句,《易》之本經也。二曰焦贛之《易》,無所師授,自言得之隱者,第述陰陽災異之言,不類聖人之經。三曰費直之《易》,亦無師授,專以《象》、《彖》、文言等參解卦(一作易)文。凡以《彖》、《象》、《文言》雜入卦中者,自費氏始。田何之學,施、孟、梁丘之徒最盛。費氏初微,止傳民間。至後漢時,陳元、鄭眾、康成之徒皆學費氏,費氏興而田學遂息,古十二篇之《易》遂亡其本。及王弼為注,亦用卦(一作彖)、《象》相雜之經。自晉已後,弼學獨行,遂傳至今。然《易》比五經,其來最遠。自伏羲畫卦,下更三代,別為《三易》。其變卦五十有六,命名皆(一作甚)殊。至於七八九六筮占之法亦異。周之末世,夏、商之《易》已亡。漢初雖有《歸藏》,已非古經,今書三篇,莫可究矣。獨有《周易》,時更三聖,世歷三古,雖說者各自名家,而聖人法天地之緼則具存焉。
*或作「十二篇」。
        完整内容需VIP查看或开通VIP查阅
[MustVIP]
(北宋)欧阳修著《易童子问》文忠集卷一百二十四
崇文總目敘釋
易類
前史謂秦焚三代之書,《易》以蔔筮而得不焚,及漢募群書,類多散逸,而《易》以故最完。及學者傳之,遂分為三:一曰田何之《易》,始自子夏傳之,孔子卦、《象》、爻、《彖》與《文言》、《說卦》等,離為十一篇*,而說者自為章句,《易》之本經也。二曰焦贛之《易》,無所師授,自言得之隱者,第述陰陽災異之言,不類聖人之經。三曰費直之《易》,亦無師授,專以《象》、《彖》、文言等參解卦(一作易)文。凡以《彖》、《象》、《文言》雜入卦中者,自費氏始。田何之學,施、孟、梁丘之徒最盛。費氏初微,止傳民間。至後漢時,陳元、鄭眾、康成之徒皆學費氏,費氏興而田學遂息,古十二篇之《易》遂亡其本。及王弼為注,亦用卦(一作彖)、《象》相雜之經。自晉已後,弼學獨行,遂傳至今。然《易》比五經,其來最遠。自伏羲畫卦,下更三代,別為《三易》。其變卦五十有六,命名皆(一作甚)殊。至於七八九六筮占之法亦異。周之末世,夏、商之《易》已亡。漢初雖有《歸藏》,已非古經,今書三篇,莫可究矣。獨有《周易》,時更三聖,世歷三古,雖說者各自名家,而聖人法天地之緼則具存焉。
*或作「十二篇」。

![(南宋)杨万里撰《诚斋易传》繁体版[卷十五下经]第五十七卦_巽卦:巽卦为风(巽下巽上)](https://oss.taijidian.cn/yijing/2019/12/3db9aeb6ee2a1fe-5.png)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![(南宋)杨万里撰《诚斋易传》繁体版[卷十七]系辞上传2:聖人設卦觀象&8230;](https://zhonghuayijing.cn/zb_users/upload/2022/11/202211191668849575538395.jpg)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![(南宋)杨万里撰《诚斋易传》繁体版[卷十一下经]第三十九卦_蹇卦:水山蹇卦(艮下坎上)](https://oss.taijidian.cn/yijing/2019/12/9df809c83f85fbb-5.jpg) 
                    ![第49卦-革卦䷰泽火革卦-[宋]杨简撰《杨氏易传》](https://oss.taijidian.cn/yijing/2019/12/6fb2e395f7083d2-1.jpg)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