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易经网

(北宋)苏轼著《东坡易传》第五十二卦_艮卦:艮为山(艮下艮上)

艮为山卦 地位:老阴|人位:少阳|天位:少阴|错卦:兑为泽|综卦:震为雷|交互卦:雷水解 艮其背,不獲其身。行其庭,不見其人,无咎。 《彖》曰:艮,止也,時止則止,時行則行,動靜不失其時,其道光明。艮其止,止其所也。上下敵應,不相與也,是以不獲其身,行其庭,不見其人,无咎也。 所貴於聖人者,非貴其靜而不交於物,貴其與物皆入於吉凶之域而不亂也。故夫艮,聖人將有所施之。艮,止也,止與靜相近而不同,方其動而止之,則靜之始也。方其靜而止之,則動之先也,故曰:「時止則止,時行則行,動靜不失其時,其道光明。」此言艮之得其所施者也。施之於天下之至動,是以為頤;施之於天下之至健,是以為大畜。今夫兼山艮,是施之於背而已,背固已止矣,艮何加焉?所以為柅者、為輪也;所以為防者,為水也。今也不然,為輿、為柅,為山、為防,不亦近於固歟?故曰:「艮其止,止其所也。此所以不獲其身也。上下敵應,不相與也。」此所以行其庭,不見其人也。物各止於其所,是果能止也哉?背止於身,身與之動而背不知也,今我施止於物之所,止有大於是物者。則挾而與之趨矣,我焉得知之?故曰:「艮其背,不獲其身。」其庭未嘗无人也,有六人焉*,敵應而不相與,則如无人。是道也,非向之所謂光明者也,以為无咎而已。 *「有六人焉」或作「有人焉」。 《象》曰:兼山,艮,君子以思不出其位。 初六: 初六:艮其趾,无咎,利永貞。 《象》曰:艮其趾,未失正也。 六二: 六二:艮其腓,不拯其隨,其心不快。 《象》曰:不拯其隨,未退聽也。 自趾而上,至於輔,當其處者有其德,與咸一也。咸以上六為輔,而五為脢,艮之輔在五,而脢不取,何也?脢則背也,艮皆取於動者而已。艮則何為皆取於動者也?曰:卦合而觀之,見兩艮焉。見其施艮於止,故取其體之靜者而配之,曰艮其背。爻別而觀之,不見艮之所施,而各見其所遇之位。位有不同,而吉凶悔吝生焉,故取其體之動者而不取其靜,以為其靜者已見於卦矣。上止而用下,下止而聽於上,此艮之正也。趾能動而聽於腓者也,艮其趾,不害於腓之動也。趾不自動而已,止而聽其上,上止則止,上行則行,此艮之正者也,故利永貞。腓能動而不聽於股者也,或曰咸其股,執其隨,隨者股之德也,故謂股為隨。艮其腓,則股雖欲行而不能矣,下止而不聽於上,上雖有憂患而莫之救,則上之所不快也,以是為失其正矣,故曰:艮其趾,未失正也。 九三: 九三:艮其限,列其夤,厲薰心。 《象》曰:艮其限,危薰心也。 三不艮於股而艮於限,亦取諸動者也。限者,上下之際,所以俛仰之節也。夤者,自上而屬於下者也。艮於下之極,則其自上而下者絕矣。上下絕,心之憂也。心在**,故憂之。及心也,謂之薰。 **: **:艮其身,无咎。 《象》曰:艮其身,止諸躬也。 咸之九四曰:朋從爾思。則四者,心之所在也。施之於一體,則艮止於所施,所不施者不及也。施之於心,則无所不及矣,故曰艮其身。艮得其要,故无咎。 六五: 六五:艮其輔,言有序,悔亡。 《象》曰:艮其輔,以中正也。 口欲止,言欲寡。 上九: 上九:敦艮,吉。 《象》曰:敦艮之吉,以厚終也。 敦,益也。艮至於輔,極矣,而又止之,故曰敦艮。梏者不忘釋,痿者不忘起,物之情也。在止之極而不忘於動,非天下之至厚,其孰能之?[/erphpdown]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开通VIP查阅
(北宋)苏轼著《东坡易传》第五十二卦_艮卦:艮为山(艮下艮上),第1张

艮为山卦 地位:老阴|人位:少阳|天位:少阴|错卦:兑为泽|综卦:震为雷|交互卦:雷水解

艮其背,不獲其身。行其庭,不見其人,无咎。

《彖》曰:艮,止也,時止則止,時行則行,動靜不失其時,其道光明。艮其止,止其所也。上下敵應,不相與也,是以不獲其身,行其庭,不見其人,无咎也。

所貴於聖人者,非貴其靜而不交於物,貴其與物皆入於吉凶之域而不亂也。故夫艮,聖人將有所施之。艮,止也,止與靜相近而不同,方其動而止之,則靜之始也。方其靜而止之,則動之先也,故曰:「時止則止,時行則行,動靜不失其時,其道光明。」此言艮之得其所施者也。施之於天下之至動,是以為頤;施之於天下之至健,是以為大畜。今夫兼山艮,是施之於背而已,背固已止矣,艮何加焉?所以為柅者、為輪也;所以為防者,為水也。今也不然,為輿、為柅,為山、為防,不亦近於固歟?故曰:「艮其止,止其所也。此所以不獲其身也。上下敵應,不相與也。」此所以行其庭,不見其人也。物各止於其所,是果能止也哉?背止於身,身與之動而背不知也,今我施止於物之所,止有大於是物者。則挾而與之趨矣,我焉得知之?故曰:「艮其背,不獲其身。」其庭未嘗无人也,有六人焉*,敵應而不相與,則如无人。是道也,非向之所謂光明者也,以為无咎而已。

*「有六人焉」或作「有人焉」。

《象》曰:兼山,艮,君子以思不出其位。

初六:

初六:艮其趾,无咎,利永貞。

《象》曰:艮其趾,未失正也。

六二:

六二:艮其腓,不拯其隨,其心不快。

《象》曰:不拯其隨,未退聽也。

自趾而上,至於輔,當其處者有其德,與咸一也。咸以上六為輔,而五為脢,艮之輔在五,而脢不取,何也?脢則背也,艮皆取於動者而已。艮則何為皆取於動者也?曰:卦合而觀之,見兩艮焉。見其施艮於止,故取其體之靜者而配之,曰艮其背。爻別而觀之,不見艮之所施,而各見其所遇之位。位有不同,而吉凶悔吝生焉,故取其體之動者而不取其靜,以為其靜者已見於卦矣。上止而用下,下止而聽於上,此艮之正也。趾能動而聽於腓者也,艮其趾,不害於腓之動也。趾不自動而已,止而聽其上,上止則止,上行則行,此艮之正者也,故利永貞。腓能動而不聽於股者也,或曰咸其股,執其隨,隨者股之德也,故謂股為隨。艮其腓,則股雖欲行而不能矣,下止而不聽於上,上雖有憂患而莫之救,則上之所不快也,以是為失其正矣,故曰:艮其趾,未失正也。

九三:

九三:艮其限,列其夤,厲薰心。

《象》曰:艮其限,危薰心也。

三不艮於股而艮於限,亦取諸動者也。限者,上下之際,所以俛仰之節也。夤者,自上而屬於下者也。艮於下之極,則其自上而下者絕矣。上下絕,心之憂也。心在**,故憂之。及心也,謂之薰。

**:

**:艮其身,无咎。

《象》曰:艮其身,止諸躬也。

咸之九四曰:朋從爾思。則四者,心之所在也。施之於一體,則艮止於所施,所不施者不及也。施之於心,則无所不及矣,故曰艮其身。艮得其要,故无咎。

六五:

六五:艮其輔,言有序,悔亡。

《象》曰:艮其輔,以中正也。

口欲止,言欲寡。

上九:

上九:敦艮,吉。

《象》曰:敦艮之吉,以厚終也。

敦,益也。艮至於輔,極矣,而又止之,故曰敦艮。梏者不忘釋,痿者不忘起,物之情也。在止之極而不忘於動,非天下之至厚,其孰能之?

发表评论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

付费内容
隐藏内容
艮为山卦 地位:老阴|人位:少阳|天位:少阴|错卦:兑为泽|综卦:震为雷|交互卦:雷水解 艮其背,不獲其身。行其庭,不見其人,无咎。 《彖》曰:艮,止也,時止則止,時行則行,動靜不失其時,其道光明。艮其止,止其所也。上下敵應,不相與也,是以不獲其身,行其庭,不見其人,无咎也。 所貴於聖人者,非貴其靜而不交於物,貴其與物皆入於吉凶之域而不亂也。故夫艮,聖人將有所施之。艮,止也,止與靜相近而不同,方其動而止之,則靜之始也。方其靜而止之,則動之先也,故曰:「時止則止,時行則行,動靜不失其時,其道光明。」此言艮之得其所施者也。施之於天下之至動,是以為頤;施之於天下之至健,是以為大畜。今夫兼山艮,是施之於背而已,背固已止矣,艮何加焉?所以為柅者、為輪也;所以為防者,為水也。今也不然,為輿、為柅,為山、為防,不亦近於固歟?故曰:「艮其止,止其所也。此所以不獲其身也。上下敵應,不相與也。」此所以行其庭,不見其人也。物各止於其所,是果能止也哉?背止於身,身與之動而背不知也,今我施止於物之所,止有大於是物者。則挾而與之趨矣,我焉得知之?故曰:「艮其背,不獲其身。」其庭未嘗无人也,有六人焉*,敵應而不相與,則如无人。是道也,非向之所謂光明者也,以為无咎而已。 *「有六人焉」或作「有人焉」。 《象》曰:兼山,艮,君子以思不出其位。 初六: 初六:艮其趾,无咎,利永貞。 《象》曰:艮其趾,未失正也。 六二: 六二:艮其腓,不拯其隨,其心不快。 《象》曰:不拯其隨,未退聽也。 自趾而上,至於輔,當其處者有其德,與咸一也。咸以上六為輔,而五為脢,艮之輔在五,而脢不取,何也?脢則背也,艮皆取於動者而已。艮則何為皆取於動者也?曰:卦合而觀之,見兩艮焉。見其施艮於止,故取其體之靜者而配之,曰艮其背。爻別而觀之,不見艮之所施,而各見其所遇之位。位有不同,而吉凶悔吝生焉,故取其體之動者而不取其靜,以為其靜者已見於卦矣。上止而用下,下止而聽於上,此艮之正也。趾能動而聽於腓者也,艮其趾,不害於腓之動也。趾不自動而已,止而聽其上,上止則止,上行則行,此艮之正者也,故利永貞。腓能動而不聽於股者也,或曰咸其股,執其隨,隨者股之德也,故謂股為隨。艮其腓,則股雖欲行而不能矣,下止而不聽於上,上雖有憂患而莫之救,則上之所不快也,以是為失其正矣,故曰:艮其趾,未失正也。 九三: 九三:艮其限,列其夤,厲薰心。 《象》曰:艮其限,危薰心也。 三不艮於股而艮於限,亦取諸動者也。限者,上下之際,所以俛仰之節也。夤者,自上而屬於下者也。艮於下之極,則其自上而下者絕矣。上下絕,心之憂也。心在六四,故憂之。及心也,謂之薰。 六四: 六四:艮其身,无咎。 《象》曰:艮其身,止諸躬也。 咸之九四曰:朋從爾思。則四者,心之所在也。施之於一體,則艮止於所施,所不施者不及也。施之於心,則无所不及矣,故曰艮其身。艮得其要,故无咎。 六五: 六五:艮其輔,言有序,悔亡。 《象》曰:艮其輔,以中正也。 口欲止,言欲寡。 上九: 上九:敦艮,吉。 《象》曰:敦艮之吉,以厚終也。 敦,益也。艮至於輔,極矣,而又止之,故曰敦艮。梏者不忘釋,痿者不忘起,物之情也。在止之極而不忘於動,非天下之至厚,其孰能之?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开通VIP查阅

[MustVIP]

07a1e8374ccb4c0

艮为山卦 地位:老阴|人位:少阳|天位:少阴|错卦:兑为泽|综卦:震为雷|交互卦:雷水解

艮其背,不獲其身。行其庭,不見其人,无咎。

《彖》曰:艮,止也,時止則止,時行則行,動靜不失其時,其道光明。艮其止,止其所也。上下敵應,不相與也,是以不獲其身,行其庭,不見其人,无咎也。

所貴於聖人者,非貴其靜而不交於物,貴其與物皆入於吉凶之域而不亂也。故夫艮,聖人將有所施之。艮,止也,止與靜相近而不同,方其動而止之,則靜之始也。方其靜而止之,則動之先也,故曰:「時止則止,時行則行,動靜不失其時,其道光明。」此言艮之得其所施者也。施之於天下之至動,是以為頤;施之於天下之至健,是以為大畜。今夫兼山艮,是施之於背而已,背固已止矣,艮何加焉?所以為柅者、為輪也;所以為防者,為水也。今也不然,為輿、為柅,為山、為防,不亦近於固歟?故曰:「艮其止,止其所也。此所以不獲其身也。上下敵應,不相與也。」此所以行其庭,不見其人也。物各止於其所,是果能止也哉?背止於身,身與之動而背不知也,今我施止於物之所,止有大於是物者。則挾而與之趨矣,我焉得知之?故曰:「艮其背,不獲其身。」其庭未嘗无人也,有六人焉*,敵應而不相與,則如无人。是道也,非向之所謂光明者也,以為无咎而已。

*「有六人焉」或作「有人焉」。

《象》曰:兼山,艮,君子以思不出其位。

初六:

初六:艮其趾,无咎,利永貞。

《象》曰:艮其趾,未失正也。

六二:

六二:艮其腓,不拯其隨,其心不快。

《象》曰:不拯其隨,未退聽也。

自趾而上,至於輔,當其處者有其德,與咸一也。咸以上六為輔,而五為脢,艮之輔在五,而脢不取,何也?脢則背也,艮皆取於動者而已。艮則何為皆取於動者也?曰:卦合而觀之,見兩艮焉。見其施艮於止,故取其體之靜者而配之,曰艮其背。爻別而觀之,不見艮之所施,而各見其所遇之位。位有不同,而吉凶悔吝生焉,故取其體之動者而不取其靜,以為其靜者已見於卦矣。上止而用下,下止而聽於上,此艮之正也。趾能動而聽於腓者也,艮其趾,不害於腓之動也。趾不自動而已,止而聽其上,上止則止,上行則行,此艮之正者也,故利永貞。腓能動而不聽於股者也,或曰咸其股,執其隨,隨者股之德也,故謂股為隨。艮其腓,則股雖欲行而不能矣,下止而不聽於上,上雖有憂患而莫之救,則上之所不快也,以是為失其正矣,故曰:艮其趾,未失正也。

九三:

九三:艮其限,列其夤,厲薰心。

《象》曰:艮其限,危薰心也。

三不艮於股而艮於限,亦取諸動者也。限者,上下之際,所以俛仰之節也。夤者,自上而屬於下者也。艮於下之極,則其自上而下者絕矣。上下絕,心之憂也。心在六四,故憂之。及心也,謂之薰。

六四:

六四:艮其身,无咎。

《象》曰:艮其身,止諸躬也。

咸之九四曰:朋從爾思。則四者,心之所在也。施之於一體,則艮止於所施,所不施者不及也。施之於心,則无所不及矣,故曰艮其身。艮得其要,故无咎。

六五:

六五:艮其輔,言有序,悔亡。

《象》曰:艮其輔,以中正也。

口欲止,言欲寡。

上九:

上九:敦艮,吉。

《象》曰:敦艮之吉,以厚終也。

敦,益也。艮至於輔,極矣,而又止之,故曰敦艮。梏者不忘釋,痿者不忘起,物之情也。在止之極而不忘於動,非天下之至厚,其孰能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