升卦(地风升卦)【震宫四世卦|坤上:错乾综坤-先天:北方-后天:西南|巽下:错震综兑|先天:西南|后天:东南|天位:太阴|人位:少阴|地位:少阳】
(清)查慎行撰《周易玩辭集解•卷六》【下经】第46卦-升卦:地风升卦(巽下坤上)
【原文】升,元亨。用見大人,勿恤。南征吉。
升,鄭康成作昇。說文:昇,日上也。古文只用升字,詩如日之升是也。卦名以上升為義。巽木在地下,升之象。巽性善,入初隂,不為二陽所阻,故大亨。以人事言,方升之初,宜擇所從,故用見大人。巽為進退不果,故戒以勿恤,而勸之以征向陽明之方,則得吉也。
【原文】彖曰:柔以時升,巽而順,剛中而應,是以大亨;用見大人,勿恤,有慶也;南征吉,志行也。
愚按:柔升有二義,通四隂而言,則萃之下卦,今升而在上,時為之也。專主初爻言,則一隂在下,有上升之勢,亦時為之也。柔之為道,必從容漸進,故曰以時升巽,而順卦德也。二氣迭為升降,而隂必以陽為主,剛中者九二也,應者六五也,即大人也。見之者初也,不曰利見,曰用見者,二與五正應,初用二以往見五也。八卦方位,坤西南,巽東南,離正南,巽坤相求,皆會于離,故南征吉。彖曰勿恤,傳曰有慶,曰志行,鼔其向往之氣也。慶莫大于得君,志莫切于行道。先儒或以九二為大人,似于用見語意不合。
柔以時升,本卦與萃反對之象,不必云卦變。《本義》亦作卦變看,但于解謂自升來,三往居四;于升謂自解來,柔上居四。今從啟蒙卦變圖推之,順數則解自升來,逆數則升自解來,又不知朱子何以于解取順,于升取逆也。
【原文】象曰:地中生木,升。君子以順德,積小以高大。
愚按:大象于巽不言風而言木者,不止一卦,于升取木象尤確切。地道敏樹,為長為高,生地中而上升者也。在拱把之初,已具干霄之勢;當摇落之候,常含發生之機。而人莫見其升之迹,以積漸致之耳。君子以之順德,尊所聞而高明,行所知而光大,日積月累,馴而致之,勿助長以害之。若地之于木,從勾萌中順其生理,以至高大。順者,坤德也,似不當以順作慎。按:朱子作許升字序,引此卦大象而釋之云:因其自然之理,而无容私焉,順之謂也。由是而之,則其進德也孰禦?故因其名而字曰順之。此序作于紹興十八年,本以經文為据,不知後來注易,何以改從王肅本也。
【原文】初六:允升,大吉。
【原文】象曰:允升大吉,上合志也。
愚按:初在下,與五非應,疑于難升者。以與二同為巽體,初志欲升,而二允之,與晉三衆允之義同。晉為下二隂所信,此為上一陽所信。初為卦主,所謂柔以時升者。然柔不能自升,必待剛者掖之。以上象申之曰:上合志。二居初之上,為五之正應。志在上進,而初與之志合,得二之力以同升,所以允升,大吉。五象曰:大得志。與此志字正相應。
吳艸廬云:升自臨變,升之初六,本臨之六三也。六三之隂,下退于初,而進初九之陽,以上升于三,故曰允升。又是一解。
【原文】九二:孚乃利用禴,无咎。
【原文】象曰:九二之孚,有喜也。
愚按:萃與升反對,則用禴之象,宜如損六二十朋之龜,言于反卦之六五。今亦于内卦中爻言之,何也?
胡雲峯曰:萃六二求萃于上,升九二求升于上,其義同。萃六二以柔應剛,升九二以剛應柔,其以至誠感應一也。故爻詞同,而彖傳剛中而應之詞亦同。愚竊謂禴與礿同,周禮作龠。龠者,和樂之器。當祭之時,以聲音求諸上下,祈神之來格也。樂必合衆音以成,而後動神之聽。二與初之同升,亦猶祀之用禴也,與萃六二解稍不同。玩乃字,見必孚乃利用禴,不孚則不利可知。二以中實為孚,以人事君,其誠足以格君心。二能感五,五能待二,乃成升道,不但无咎,且有明良喜起之風。象詞深許之也。
【原文】九三:升虛邑。
【原文】象曰:升虛邑,无所疑也。
三,以剛居剛,在内卦之上,進遇坤土,有升國邑之象。《程傳》謂如入无人之邑。愚竊按:虚與墟同,似非空虚之象。詩云升彼虚矣,疏云高可登之以望,左傳晉侯登有莘氏之虚是也。身登高處,道路山川瞭然在目,見可而進,自无所疑阻,此升之樂境也。
吳艸廬云:臨之三四五互坤為邑,柔畫偶為虚,三自初而升,以實臨三之虚,故曰升虚邑。又是一解。
【原文】**:王用亨于岐山,吉,无咎。
【原文】象曰:王用亨于岐山,順事也。【亨如字。】
《程傳》謂:于本爻王字作文王,亨字只作本音解。
愚按:文王之享岐山,經傳无明文。周公爻詞多是因爻立象,初无指為文王者。以王為文王,其說起于注疏,而《程傳》從之。故《本義》注隨卦上六爻辭云:亨當作享。自周而言,岐山在西,于此卦云:義見隨卦。亦以王為文王也。蔡虚齋遂謂文王為諸侯時,有享岐山之事。考之周頌天作一章,注疏以高山為岐山。顧所云文王康之者,亦非祭享之義。使果有之,周公何不說出文王,如帝乙歸妹、箕子明夷、高宗伐鬼方之例?今爻詞未嘗明言文王,何敢遽以為信?蓋五為君位,凡爻之言王者多指五。師之王三錫命,比之王用三驅,離之王用出征,益之王用享帝,萃、渙之王假有廟,皆其例也。本卦王亦當指五。但觀諸儒之說,與程、朱雖或有異同,而合諸卦義、爻詞,于愚意皆所未愜。惟徐子與曰:二應五,大臣也。四承五,近臣也。升則有偪上之嫌,故二曰孚,四曰順。竊取此解以備攷。
【原文】六五:貞吉,升階。
【原文】象曰:貞吉升階,大得志也。
《程傳》:君道之升,患无賢才之助爾。有助,則猶自階而升也。
吳艸廬云:二之升至五,如升階然。坤三偶如地之自下而高也。愚竊謂六五柔中居尊,下應剛中之二,初因二而升三,與二同德而升四,比于五而升虚,已用賢人,君之正道,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或开通VIP查阅
付费内容
请登录 或 注册购买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