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元)梁寅撰《周易參義•卷八》繫辭下
周易參義卷八
元梁寅撰
繫辭下傳
系辞下第一章:
八卦成列,象在其中矣。因而重之,爻在其中矣。
八卦旣成,則或横而列,或圓而列,而隂陽之象无不可見矣。因而重之,則三畫之上復加三畫,而卦各六爻為六十四矣。然卦之成列者,由太極而兩儀,由兩儀而四象,由四象而八卦,乃以漸次而成,非聖人因見三才而連畫三爻以象之也。因而重之者,由八卦而十六,由十六而三十二,由三十二而六十四,乃以漸次而重,非聖人又連畫上三爻以為六十四也。
剛柔相推,變在其中矣。繫辭焉而命之,動在其中矣。
剛柔相推者,謂剛柔交錯而成卦爻。變在其中者,即所謂變化之道也。繫辭焉而命之者,謂因其爻之當否而繫之辭,以命其吉凶。動在其中者,則專指當占之一爻也。
吉凶悔吝者,生乎動者也。
吉凶悔吝雖備於辭,亦必因卦爻之動而後見。然卦爻之動靜,即人之動靜;卦爻之吉凶,即人之吉凶。人之動有當否,而吉凶類應之,如影響之於形聲也,可不慎乎!
剛柔者,立本者也;變通者,趣時者也。
剛柔者立本,乃不易之體,即所謂闔戶闢戶也。變通者趣時,乃變易之用,即所謂往來不窮也。
吉凶者,貞勝者也。
天下之理,吉凶二者常迭相勝而不已,故非吉勝凶,則必凶勝吉。盖吉凶生於隂陽,隂陽者常相勝,故吉凶亦常相勝也。人觀於此,則處凶者固可以轉而為吉,而處吉者亦可不豫防其凶乎?
天地之道,貞觀者也;日月之道,貞明者也;天下之動,貞夫一者也。
天運乎上,地處乎下,而未嘗變易者,以其常於示人也。日見於晝,月見於夜,而未嘗廢息者,以其常於臨照也。天下之動,紛錯萬變,而卒於有定者,以其常於一理也。此三句重在天下之動貞夫一,其言天地日月者,盖引之以明貞一之意也。
夫乾,確然示人易矣;夫坤,隤然示人簡矣。
夫乾確然而健於上,非有他也,唯示人以易,而物自資始矣。夫坤隤然而順於下,非有他也,唯示人以簡,而物自資生矣。所謂天地之貞觀者盖如此。
爻也者,效此者也。象也者,像此者也。
爻之奇偶,所以效乎乾坤也。卦之消息,所以像乎乾坤也。奇效乾之易,故凡陽爻有剛決之義焉。偶效坤之簡,故凡隂爻有柔順之義焉。卦之陽長隂消,則所以像乾之易也。卦之隂長陽消,則所以像坤之順也。爻象之奇偶消息,足以盡乾坤之理矣。
爻象動乎内,吉凶見乎外,功業見乎變,聖人之情見乎辭。
爻之奇偶,卦之消息,變動於蓍卦之内,於是爻之當否,卦之小大,可以見矣。爻有當否,卦有小大,而吉凶見於蓍卦之外,則卦之大而爻之當也,為吉亨无咎,卦之小而爻不當也,為凶咎悔吝,亦无不著矣。爻象旣動,則謂之變也,而人之為功業者,其得失成敗之兆,豈不於是而見乎?吉凶旣見,則謂之辭也,而聖人所以教民卜筮者,其諄諄懇懇之情,豈不於是而見乎?爻象動乎内,則象可見也;吉凶見乎外,則占可見也;功業見乎變,則變可知也;聖人之情見乎辭,則辭可知也。所以學易用易者,唯象占辭變而已矣。
天地之大德曰生,聖人之大寶曰位。何以守位?曰仁。何以聚人?曰財。理財正辭,禁民為非,曰義。
夫天地設位,而隂陽五行發育萬物,乾男坤女生生不窮,是天地之大德在於生物而已。然天能生物而无以治之,則民物不得以遂其生,故必篤生大聖之君,授以至尊之位,使之君臨天下而治其爭亂,是聖人之大寶在於尊位而已。然聖人有其位固所以為民,若以位為樂而不恤其民,則民心不免於涣散,大位亦无以自保,故聖人之守位者唯在於得民也。然四海至廣,兆民至衆,苟衣食之不足,其生之不遂,則亦不能親戴於君上,故聖人之聚人者唯在於財也。然財者人之所同欲,若但能富民而不能教民,則民唯私利之是徇,不知公義之所在,是雖曰欲利而不能保其利矣。故理財以防其侵奪,正辭以辨其是非,禁民之非邪以歸於中正,是則所謂義者也。
此一節文意自源而流,其義相須。盖天地不可无聖人,聖人不可无萬民,萬民不可无財,財不可无義,而聖人者上承乎天地,下統乎萬民,凡造化人事皆由之而立者也。
右第一章
系辞下第二章:
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,仰則觀象於天,俯則觀法於地,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,近取諸身,遠取諸物,於是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類萬物之情。
凡麗乎天者,畧見其象而无形可執,故仰則觀其象。凡麗乎土者,其形堅實而有法可取,故俯則觀其法。觀鳥獸之文,如鯉三十六鱗為隂,龍八十一鱗為陽是也。觀地之宜,如山為陽而川為隂,東北為陽而西南為隂是也。近取諸身,如乾首坤腹之類也。遠取諸物,如乾馬坤牛之類也。通神明之德,如健順動止之性也。類萬物之情,如雷風山澤之象也。
作結繩而為罔罟,以佃以漁,盖取諸離。
以離之象言,則兩目相承,有似於罔罟。以離之德言,則物相附麗,乃魚獸之在於罔罟也。然聖人非先見於離,而後制為罔罟也。盖亦見魚獸之屬,思有以取之,故制為罔罟以牢籠之,而偶合離之象,故云盖取諸離。盖之為言,適然有合之意也。下諸爻放此。
包犧氏没,神農氏作,斵木為耜,揉木為耒,耒耨之利,以教天下,盖取諸益。日中為市,致天下之民,聚天下之貨,交易而退,各得其所,盖取諸噬嗑。
神農氏没,黄帝、堯、舜氏作,通其變,使民不倦,神而化之,使民宜之。易窮則變,變則通,通則久,是以自天祐之,吉无不利。黄帝、堯、舜垂衣裳而天下治,盖取諸乾坤。聖人之化天下,非後世所及者有二焉:曰隨時也,曰无為也。自神農以前,王天下者方憂夫民生之未遂,而所急者食貨,所先者用器,其教民之意雖寓於養民之中,而其為治者固未大備也。迨神農旣沒,而黄帝、堯、舜氏作,則當世道極盛之時,正生民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或开通VIP查阅
付费内容
请登录 或 注册购买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