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明)何楷撰《古周易訂詁•卷一》
古周易訂詁卷一
明何楷撰
繫辭傳曰:易有太極,是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
又曰: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,仰則觀象於天,俯則觀法於地,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,近取諸身,遠取諸物,於是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類萬物之情【比論八卦】
又曰:八卦成列,象在其中矣。因而重之,爻在其中矣【此論六十四卦】
又曰:聖人立象以盡意,設卦以盡情偽,繫辭焉以盡其言。
又曰:易者,象也。象也者,像也【此論卦爻取象】
又曰:彖者,言乎象者也。
又曰:彖者,材也。
又曰:知者觀其彖辭,則思過半矣【此論彖】
又曰:爻者,言乎變者也。
又曰: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,而觀其會通,以行其典禮,繫辭焉以斷其吉凶,是故謂之爻【此論爻】
又曰:易之為書也,廣大悉備,有天道焉,有人道焉,有地道焉【此論三畫卦爻位】兼三才而兩之,故六。六者非他也,三才之道也。道有變動,故曰爻【此論六畫卦爻位】
又曰:其初難知,其上易知,本末也。初辭擬之,卒成之終【此論初上】
又曰:二與四同功而異位,其善不同,二多譽,四多懼【此論二四】
又曰:三與五同功而異位,三多凶,五多功【此論三五】
又曰:若夫襍物撰德,辯是與非,則非其中爻不備【此論互體】
周易上經
【乾鑿度云:孔子曰:上古之時,人民无別,羣物未殊,未有衣食器用之利。伏犧乃仰觀象於天,俯觀法於地,中觀萬物之宜,於是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類萬物之情,因而重之為六十四卦。及乎三代,是為三易。周禮:太卜掌三易之法,一曰連山,二曰歸藏,三曰周易。其經卦皆八,其別皆六十有四。于令升注云:天地定位,山澤通氣,雷風相薄,水火不相射,此小成之易也。帝出乎震,齊乎巽,相見乎離,致役乎坤,說言乎兌,戰乎乾,勞乎坎,成言乎艮,此連山之易也。初乾、初、初艮、初兌、初犖、初離、初釐、初巽,此歸藏之易也。即坤,犖即坎,釐即震。小成者,伏羲之易也,而文王因之。連山者,列山氏之書也,而夏人因之。歸藏,軒轅氏之書也,而商人因之。伏羲之易小成為先天,神農之易中成為中天,黄帝之易大成為後天。連山首艮,歸藏首坤,周易首乾。鄭玄釋云:連山者,象山之出雲,連連不絶。歸藏者,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。周易者,言易道周普,無所不備。孔穎逹云:鄭玄雖有此釋,更无所據。
案:世譜等羣書,神農一曰連山氏,亦曰列山氏;黄帝一曰歸藏氏。既連山、歸藏竝是代號,則周易稱周,取岐陽地名,毛詩云周原膴膴是也。又文王作易之時,正在羑里,周德未興,猶是殷世也,故題周別于殷。其猶周書、周禮題周以別餘代,故易緯云因代以題周是也。子華子云:出於一,立於兩,成於三。連山以之而呈形,歸藏以之而御氣,大易以之而立數。桓譚新論云:連山八萬言,歸藏四千三百言。連山藏於蘭臺,歸藏藏於太卜。鄭夾漈云:連山亡矣。歸藏,唐有司馬膺注十三卷,今亦亡。隋有薛貞注十三卷,今所存者,初經、齊母、本蓍三篇而已,言占筮事。其辭質,其義古,連山用三十六策,歸藏用四十五策,周易用四十九策。三易所以總名為易者,易字日下月,秘書說云:日月為易,象隂陽也。莊周所謂易以道隂陽是也。說文本蜥易字,陸佃云:蜥易,一日十二時變色,故曰易也。舊說蜥易嘔雹,藎龍善變,蜥易善易,故乾以龍况爻,其書謂之易。象之義出於象,彖之義出於豕,易之義出於易,皆取諸物也。而乾鑿度乃曰:易一名而含三義,所謂易也,變易也,不易也。
按:首云易也之易,音為難易之音,義為簡易之義。夫易德既顓屬乾,而三易音本亦為斯解,非也。乾鑿度又云:孔子曰:陽三隂四,位之正也。故易卦六十四,分為上下,而象陰陽也。夫陽道純而奇,故上篇三十,所以象陽也。隂道不純而偶,故下篇三十四,所以法隂也。乾坤者,隂陽之本始,萬物之祖宗,故為上篇之始而尊之也。離為日,坎為月,日月之道,隂陽之經,所以始終萬物,故以坎離為上篇之終也。咸恒者,男女之始,夫婦之道也。人道之興,必繇夫婦,所以奉承祖宗,為天地之主,故為下篇之始而貴之也。既濟未濟為最終者,所以明戒慎而全王道也。孔穎達云:以此言之,則上下二篇文王所定,夫子作緯以釋其義也。
按:上下經雖有三十卦、三十四卦之不同,以反對計之,各十八卦。易成於三,三者三才之道,重之故六,而畫止於六。三其六則十八卦,六其六則三十六卦,而卦止於三十有六。上經反對陽爻五十二,隂爻五十六;下經反對陽爻五十六,隂爻五十二。其妙合如此,必非无意而為之者。孔子作序卦,蓋教人觀易之一法。韓康伯註易頗疑,謂孔子特以明其義耳,非易之緼也。孔穎達亦謂聖人本定先後,自有指以兩卦之對為次序,非以一卦之名為次序。若元用孔子序卦之意,不應其卦二二相偶。韓、孔之疑不為无見。伊川先生始作上下篇義,謂卦之分以隂陽,陽盛者居上,而卦有乾者居上篇;隂盛者居下,而卦有坤者居下篇。然考之上篇有乾者凡十一卦,有坤者亦十一卦;下篇有坤者凡四卦,有乾者亦四卦,安見上下之差別哉?且剝有坤,又隂盛,乃居上篇;大壯有乾,又陽盛,乃居下篇。伊川則曰:剥雖隂長,然爻陽極,故居上;大壯雖陽壯,然爻隂盛,故居下。諸如此類,往往費於辨析。晦翁作周易本義,首言簡怢重大,故分上下兩篇,蓋不取伊川先生之說。
今按:文王所作六十四繇,通不過七百一十五字,謂之簡帙重大,可乎?謂分卦无義,似不可;謂分卦有義,則又无說以定之。惟泰和蕭氏景元著讀易考原,以為乾坤坎離,四正卦也,當居上經;震巽艮兌,四偏卦也,當居下經。八卦既分,餘卦以次附焉,此兩經所以分之綱領也。每卦各具上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或开通VIP查阅
付费内容
请登录 或 注册购买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