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往者屈也,来者信也,屈信相感而利生焉。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;龙蛇之蛰,以存身也。精义入神,以致用也;利用安身,以崇德也。过此以往,未之或知也;穷神知化,德之盛也。”【译文】离去的弯曲收缩,到来的有规律,弯曲收缩与有规律到来相互感应所以有利局面就产生了。尺蠖弯曲收缩,因为他要谋求有规律地伸展;杂色蛇冬眠,是用来保存自身。精通《易经》的道理进入到神奇程度,是要将其最好地应用到生活中,有利于用其树立自身,用来增长自己的道德。超过这样程度又往前进行下去,将来的迷惑也能知道了;用极其神奇的知识来转变人心,人的道德品行达到了顶点。注释:“往”去,到(某地)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年》:“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困。”“信”准时,有规律。《管子·任法》:“如日月之明,如四时之信。”“利”有利的。《孙膑兵法》:“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。”“尺蠖”动物名。昆虫纲鳞翅目尺蠖蛾科。尺蠖蛾的幼虫寄生于树木间,以枝叶花果为食。行动时身体上拱,屈伸而行,似人以手丈量距离,古称尺蠖。“龙”通“尨”。杂色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玉人》:“天子用全,上公用龙。”(全:纯色。)“义”道理。《后汉书·鲁恭传》:“难者必明其据,说者务立其义。”“致”极,最。曹丕《与朝歌令吴质书》:“书问致简,益用增劳。”“安身”树立自身。潘尼《安身论》:“盖崇德莫大乎安身。”“崇”助长,增长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八年》:“今将崇诸侯之奸,而披其地。”“德”道德,品行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德何如则可以王矣?”“此”这般,这样。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?”(这样:指事情的性质、状态、方式、程度等。)“以”表示层层递进。更,又,而且。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夫夷以近,则游者众;险以远,则至者少。”“往”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。本义:去,到…去。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大夫有所往。”“未”《汉典》将来。《荀子·正论》:“凡刑人之本,禁暴恶恶,且征其未也。”“之”助词。相当于“的”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。”“或”通“惑”。迷惑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无或乎王之不智也。”“穷”极,尽。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秦王发图,图穷而匕首见。”“知”知识。《老子·三章》:“常使民无知无欲。”“化”感化,转变人心。《公羊传·桓公六年》:“正月实来化我也。”注:“行过无礼谓之化。”“盛”极点,顶点。《庄子·德充符》:“平者,水停之盛也。”
声明:本文系转载,由赵庚白原创发布于新浪博客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赵先生博客地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5291706076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或开通VIP查阅
付费内容
请登录 或 注册购买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