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,曲成万物而不遗。通乎昼夜之道而知。故神无方而易无体。一阴一阳之谓道,继之者善也,成之者性也。【译文】《易经》概括了对天下的治理并且不会有错误,多方面成就了天地间的一切事物并且不会有遗漏。通晓昼夜变化道理的人才能知道此中之奥妙,所以《易经》的玄妙神奇没有与之相提并论的并且替代它也没有类似体裁的作品。一个阴爻一个阳爻是《易经》组卦的手段。《易经》能够延续不断地传承下来说明《易经》是一部好作品,安定人民生活确立为政之道是《易经》固有的特点。注释:“范围”限制;概括。 宋王安石《祭先圣文》:“学者范围于覆焘之中,而不足以酬高厚之德。”
“天地”天下。《老子》:“天下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”
“化”治,治理。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夫报报之反,墨墨之化,唯大君能之。”
“而”表示顺接,即连接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是并列、承接或递进关系,可译作就,并且,有时也可不译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。”
“过”过错,错误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子路,人告之以有过,则喜。”
“曲”周遍,多方面,详尽。《吕氏春秋·怀宠》:“问其丛社大祠,民之所不欲废者而复兴之,曲加其祀礼。”
“成”完成,成就(成全)。《说文》:“成,就也。”
“万物”天地间的一切事物。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万物变化,固亡休息。”
“通”通晓,懂得。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以诗书礼乐教,**盖三千焉,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。”
“而”表示顺承,相当于“就”、“才”。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
“神”玄妙,神奇。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大而化之之谓圣,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。”
“方”并列,并排。《仪礼·乡射礼》:“不方足。” 郑玄注:“方,犹并也。”
“易”替代。《汉书·赵尧传》:“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……孰视尧曰:‘无以易尧。’遂拜尧为御史大夫。”
“体”指体裁(作品的布局、架构。);诗文的风格。三国魏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夫人善于自见,而文非一体,鲜能备善,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。”
“谓”通“为(wèi)”。相当于“是”。《诗经·小雅·宾之初筵》:“醉而不出,是谓伐德。”“道”方法,手段。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得天下有道,得其民,斯得天下矣。”“继”延续;使之不绝。《论语·尧曰》:“兴灭国,继绝世。”“善”好,美好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“成”安定人民生活,确立为政之道。《康熙字典》又【諡法】安民立政曰成。(安民:安定人民生活;安抚人民。《尚书·皋陶谟》:“在知人,在安民。”;立政:确立为政之道。《尚书·立政》:“国则罔有立政用憸人。”)“性”事物固有的性质、特点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因地之性。”
下转《直方周易》系辞上 仁者见之谓之仁,知者见之谓之知,百姓日用而不知,故君子之道鲜矣。
声明:本文系转载,由赵庚白原创发布于新浪博客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赵先生博客地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5291706076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或开通VIP查阅
付费内容
请登录 或 注册购买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