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易经网

赵庚白《直方周易》范围天地之化——《易经》乃周朝治国宝典

赵庚白《直方周易》范围天地之化——《易经》乃周朝治国宝典(一) 《易经》乃周朝治国宝典,有《系词》为证:【系词·上】范围⑴天地⑵之⑶化⑷而不过⑸,曲⑹成⑺万物⑻而不遗,【译文】《易经》概括了对天下的治理并且不会有错误,多方面概要记录了天地间的一切事物并且不会有遗漏。注释:⑴“范围”限制;概括。 宋王安石《祭先圣文》:“学者范围于覆焘之中,而不足以酬高厚之德。”⑵“天地”天下。《老子》:“天下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”⑶“之”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“的”。《尚书·盘庚上》:“绍复先王之大业。”⑷“化”治,治理。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夫报报之反,墨墨之化,唯大君能之。”⑸“过”过错,错误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子路,人告之以有过,则喜。”⑹“曲”周遍,多方面,详尽。《吕氏春秋·怀宠》:“问其丛社大祠,民之所不欲废者而复兴之,曲加其祀礼。”⑺“成”记要,统计的文书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。”(记要:记录概要的文字。也作“纪要”。)⑻“万物”天地间的一切事物。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万物变化,固亡休息。”《直方周易》参伍以变——《易经》乃周朝治国宝典(二)“参伍以变。”是《易经·系词上》中一大段文字之间的一句,这一大段文字说明《易经》不仅仅可用来占卜,更重要的是《易经》可用于“治国平天下”,单独解释此句话有“断章取义”之嫌,其含义必须参考上下文来解读。【易经·系词·原文】《易》有圣人之道四焉……参⑴伍⑵以⑶变⑷,错综⑸其⑹数⑺,通⑻其变,遂⑼成⑽天下之文⑾;极⑿其数,遂定⒀天下之象⒁。【译文】《易经》中含有编纂者的思想体系用四种方式体现:……;考索验证这四种交互错杂的思想体系结果都是正当的道理,交叉运用并综合参考这些道理,通晓这些正当的思想体系,就具备了平定天下的才华;深入钻研这些道理,就具备了平定天下的真理。注释:⑴“参”cn检验;考索验证。《荀子•劝学》:“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,则知明而行无过矣。”⑵“伍”交互错杂。《荀子•议兵》:“窥敌观变,欲潜以深,欲伍以参。”⑶“以”表目的或结果等。《列子•汤问》:“智叟无以应。”⑷“变”《汉语大词典》通“辩”。正当(合情合理。)。《礼记•礼运》:“故国有患,君死社稷谓之义,大夫死宗庙谓之变。”⑸“错综”将资料交叉运用并综合参考。《汉书•卷一百下•叙传下》:“错综群言,古今是经,勒成一家,大略孔明。”⑹“其”代词。这(种),那,其中的。《汉书•苏武传》:“虞常等七十馀人欲发,其一人夜亡,告之。”⑺“数”《汉语大词典》道理。《韩非子•孤愤》:“夫以疏远与近爱信争,其数不胜也。”王先慎集解:“数,理也。”⑻“通”通晓,懂得。《史记•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以诗书礼乐教,**盖三千焉,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。”⑼“遂”充满;具备。《康熙字典》又充備也。《禮•鄕飮酒義》節文終遂焉。⑽“成”平定,和解。《左传•桓公二年》:“会于稷,以成宋乱。”⑾“文”文才,才华。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。”⑿“极”深探,穷究(深入钻研)。汉王充《论衡•问孔》:“圣人之言,不能尽解,说道陈义,不能辄形。不能辄形,宜问以发之;不能尽解,宜难以极之。”⒀“定”平定。《荀子•非相》:“叶公子高入据楚,诛白公,定楚国,如反乎尔。”⒁“象”《汉语大字典》:道理(真理。)。《老子》:“执大象,天下往。”河上公注:“象,道也。” 声明:本文系转载,由赵庚白原创发布于新浪博客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赵先生博客地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5291706076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开通VIP查阅
付费内容
售价:46 积分

登录注册购买
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

发表评论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

付费内容
售价:46 积分

登录注册购买
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