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宋)董楷撰《周易傳義附錄•卷十下》繫辭上傳
周易傳義附録卷十下,宋董楷撰
繫辭
第八章
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,而擬諸其形容,象其物宜,是故謂之象。
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,止擬議以成其變化。程氏曰:賾,深遠也。聖人見天下深遠之事,而比擬其形容,體象其事類,故謂之象。天下之動无窮也,故觀其會通。會通,綱要也。乃以行其典禮。典禮,法度也,物之則也。繫之辭以斷其吉凶者,爻也。言天下之深遠難知也,而理之所有,不可厭也。言天下之動无窮也,而物有其方,不可紊也。擬度而設其辭,商議以察其動,擬議以成其變化也。變化,爻之時義。擬議,議而言之也。舉鳴鶴在隂以下七爻,擬議而言者也,餘爻皆然也。
《本義》:賾,雜亂也。象,卦之象,如說卦所列者。
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,而觀其會通,以行其典禮,繫辭焉以斷其吉凶,是故謂之爻。
《本義》:會,謂理之所聚而不可遺處。通,謂理之可行而无所碍處。如庖丁解牛,會則其族,而通則其虛也。
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,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。
【惡,烏路反】。
《本義》:惡,猶厭也。
擬之而後言,議之而後動,擬議以成其變化。
《程氏•附録》:至誠則動,動則變,變則化,故曰:擬之而後言,議之而後動,擬議以成其變化也。
《本義》:觀象玩辭,觀變玩占,而法行之,此下七爻,則其例也。
《朱氏•附録》: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至賾,是故謂之爻。象言卦也,下截言爻也。
○賾字,說文曰:賾,雜亂也。古无此字,只是嘖字。今從,亦是口之義,與左傳嘖有煩言之嘖同。是口裏說話多雜亂底意思,所以下文說不可惡。先儒多以賾字爲至妙之意。若如此說,何以謂之不可惡?賾,只是一箇雜亂冗閙底意思。言之而不可惡者,精麤本末无不盡也。又曰:三百八十四爻是多少雜亂!又曰: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者,言雖是雜亂,聖人卻於雜亂中見其不雜亂之理,便與下句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之義一般。
○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,正是說畫卦之初。聖人見隂陽變化,便畫出一畫,一畫便有一箇象,只管生去,自不同。六十四卦各是一樣。
○問: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,象其物宜。擬諸形容者,比度隂陽之形容。蓋聖人見隂陽變化雜亂,於是比度其形容而象其物宜,是故謂之象。曰:也是如此。嘗得郭子和書云:其先人云:不獨是天地風雷水火山澤謂之象,只是畫卦便是象。也說得好。
○擬諸其形容,未便是說那水火雷風之形容。方擬這卦,看是甚形容,始去象那物之宜而名之。一陽在二隂之下,則象以雷;一隂在二陽之下,則象以風。擬是比度之意。
○觀會通,是就事上看理之所聚與其所當行處。又曰:通便是空處,行得去便是通。會便是四邊合湊來處。又曰:會以物之所聚而言,通以事之所宜而言。又曰:會是衆理聚處,雖覺得有許多難易窒礙,必於其中卻得箇通底道理,乃可行爾。謂如庖丁解牛,於族處批大,卻導大窾,此是於其筋骨叢聚之所,得其可通之理,故十九年而刃發於硎。且如事理閒,若不於會處理會,卻只見得一偏,便如何行得通。須是於會處都理會,其閒卻自有箇通處,便如脉理相似。到得多處,自然貫通得,所以可行其典禮。蓋會而不通,便窒塞而不可行;通而不會,便不知許多曲直錯雜處。又曰:會是觀衆理之會,通是擇其通者而行。且如有一事關著許多道理,也有父子之倫,也有君臣之倫,也有夫婦之倫。若父子之恩重,則使得身體髪膚受之父母,不敢毁傷之義,而委致其身之說不可行。若君臣之義重,則當委致其身,而不敢毁傷之說不暇顧。此之謂觀會通。又曰:一卦之中自有會通,六爻又自各有會通。且如屯卦初九在卦之下,未可以進爲,此屯之義;乾坤始交而遇險䧟亦屯之義;似草穿地而未伸,亦屯之義。凡此數義,皆屯之會聚處。若盤桓利居貞,便是一箇合行處,卻是他通處也。
○典禮,猶常禮、常法。又曰:禮,便是節文也。升降揖遜,是禮之節文。這禮字又說得闊,凡事物之常理皆是。問觀會通以行典禮。曰:如堯舜揖遜,湯武征伐,皆是典禮處。典禮,只是常事。
○辭,謂卦爻之辭。
○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。蓋雜亂處,人易得厭惡。然這都是道理中合有底事,自合理會,故不可惡。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。蓋動亦是合有底,然上面各自有道理,故自不可亂。
○天下之至動事。若未動時,不見得他那道理如何。人平不語,水平不流,須是動,方見得。會通,是會聚處。典禮,是借這般字來說。只是說道,觀他會通處後,卻求箇道理來區處他。所謂卦爻之動,便是法象這箇,故曰:爻也者,效天下之動者也。動,亦未便說事之動。只是事到面前,自家一念之動,要求處置他,便是動也。
○問:擬之而後言,議之而後動,凡一言一動,皆即易而擬議之否?曰:然。
○擬議以成其變化,此變化只就人事說。擬議,只是裁度自家言動,使合此理,變易以從道之意。如擬議得是便吉,擬議未善則爲凶矣。又曰:這變化,是就人動作處說。如下所舉七爻,皆變化也。
鳴鶴在隂,其子和之。我有好爵,吾與爾靡之。子曰:君子居其室,出其言善,則千里之外應之,況其邇者乎?居其室,出其言不善,則千里之外違之,況其邇者乎?言出乎身,加乎民;行發乎邇,見乎遠。言行,君子之樞機。樞機之發,榮辱之主也。言行,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,可不慎乎?
【和,胡臥反。靡,音縻。行,下孟反。見,賢遍反】。
《本義》:釋中孚九二爻義。
《朱氏•附録》:鳴鶴在隂,其子和之;我有好爵,吾與爾靡之。此本是說誠信感通之理,夫子卻專以言行論之。蓋誠信感通,莫大於言行。
○問:言行,君子之樞機,是言所發者至近,而所應者甚遠否?曰:樞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或开通VIP查阅
付费内容
请登录 或 注册购买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