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周易下经】第49卦-革卦䷰泽火革卦(离下兑上)-(明)胡廣等敕纂《周易傳義大全•卷十七》
傳:革序卦:井道不可不革,故受之以革。井之為物,存之則穢敗,易之則清潔,不可不革者也,故井之後受之以革也。爲卦兌上離下,澤中有火也。革,變革也。水火相息之物,水滅火,火涸水,相變革者也。火之性上,水之性下,若相違行,則睽而已。乃火在下,水在上,相就而相尅,相滅息者也,所以為革也。又二女同居,而其歸各異,其志不同,為不相得也,故為革也。
【原文】革卦䷰卦辞:
革,已日乃孚,元亨利貞,悔亡。
傳:革者,變其故也。變其故,則人未能遽信,故必已日,然後人心信從。元亨利貞悔亡,弊壞而後革之,革之所以致其通也。故革之而可以大亨,革之而利於正道,則可久而得去故之義。无變動之悔,乃悔亡也。革而无甚益,猶【一有有字】可悔也,況反害乎?古人所以重改作也。
《本義》:革,變革也。兌澤在上,離火在下,火然則水乾,水決則火滅。中少二女,合為一卦,而少上中下,志不相得,故其卦為革也。變革之初,人未之信,故必已日而後信。又以其内有文明之德,而外有和說之氣,故其占為有所更革,皆大亨而得其正。所革皆當,而所革之悔亡也。一有不正,則所革不信不通,而反有悔矣。
○朱子曰:鄭東卿解革卦,以為風爐,亦解得好。初爻為爐底,二爻為爐眼,三四五爻是爐腰處,上爻是爐口。
○卦中要看得親切,須是兼象看,但象不傳了。鄭東卿易專取象,如以鼎為鼎,革為爐,小過為飛鳥,亦有義理。其他更有好處,亦有杜撰處。
○合沙,鄭氏曰:革有鼎,革生為熟之象,故爐鞴之象為正。蓋以離火鼔鑄兌金,從革也。革而受之以鼎者,以鼔鑄成鼎也。
○沙隨程氏曰:澤火不相遇則睽,相遇則革。革也者,從其所勝而已。
○隆山李氏曰:巳日乃孚,言不信于方革之時,而信于己革之日也。
○王氏曰:民可與習常,難與通變;可與樂成,難與慮始。革之道,所以已日乃孚也。
○進齋徐氏曰:元亨利貞悔亡者,變有大通之理也。然必利於貞,則其悔可亡;變不以貞,則事有不可勝悔者,古人所以重改作也。
○雲峰胡氏曰:日,離象。日入澤,有已日象。革必已日乃孚者,民難與慮始。革之初,人未遽信,必已日而後信也。離明則約義理而非妄革,兌說則隨時勢而非強革,此所謂革之貞也。不貞,則所革人不信,事不通,悔不亡矣。凡彖未有言悔亡者,此獨言之,重改革也。
【原文】革卦䷰彖传:
彖曰:革,水火相息,二女同居,其志不相得,曰革。
彖曰:革,水火相息,二女同居,其志不相得,曰革。
傳:澤火相滅息。又二女志不相得,故為革息,為止息,又為生息。物止而後有生,故為生義。革之相息,謂止息也。
○程子曰:息訓為生者,蓋息則生矣。一事息則一事生,中无間斷,碩果不食,則便為復也。寒往則暑來,暑往則寒來,寒暑相推而歲成焉。
《本義》:以卦象釋卦名,義大略與睽相似,然以相違而為睽,相息而為革也。息,滅息也,又為生息之義,滅息而後生息也。
《或問》:革二女志不相得,與睽不同行,有二否?
○朱子曰:意則一也,但變韻而叶之爾。
○臨川王氏曰:澤火非如坎、離有隂陽相逮之道,其相遇則相息而已。其相息也,唯勝者能革其不勝者爾。
○隆山李氏曰:澤火相息,必有一勝。兌非北方之正水,少隂之氣不能以敵南方之正火。兌之隂畫下有二陽畫限之,而離火從下暵之,此火能革澤水也,故有温泉而无寒火。又曰:睽彖曰:二女同居,其志不同行。革彖曰:二女同居,其志不相得。不同行不過有相離之意,故止於睽。不相得則不免有相克之事,故至於革。
○雲峰胡氏曰:卦以相違為睽,相息為革,而既濟水在火上,不曰相息者,何也?坎之水,動水也,火不能息之。澤之水,止水也,止水在上而火炎上,故息。滅息之中有生息者存,猶人一吸一嘘而謂之一息,亦有止而復生之義也。
【原文】已日乃孚,革而信之。
傳:事之變革,人心豈能便信?必終日而後孚。在上者於改為之際,當詳告申令,至於已日,使人信之。人心不信,雖強之行,不能成也。先王政令,人心始以為疑者有矣,然其久也必信,終不孚而成,善治者未之有也。
【原文】文明以說,大亨以正,革而當,其悔乃亡【說,音悦。當,去聲】。
傳:以卦才言革之道也。離為文明,兌為說文。明則理无不盡,事无不察;說則人心和順。革而能照察事理,和順人心,可致大亨而得貞正。如是變革,得其至當,故悔亡也。天下之事,革之不得其道,則反致弊害,故革有悔之道。唯革之至當,則新舊之悔皆亡也。
《本義》:以卦德釋卦辭。
○白雲郭氏曰:明,故見於未革之先;說,故見於已革之後。
○庸齋趙氏曰:變革之難,非内明而外說不可也。内明則見理必盡,外說則无咈於人情。
○雲峰胡氏曰:彖未有言悔亡者,惟革言之。革,易有悔也。必革而當,其悔乃亡。當字即是貞字。一有不貞,則有不信,有不通,皆不當者也。不當則不見革之亨,唯有革之悔。革而當,其悔乃亡,聖人慎之之意可知矣。
○楊氏曰:革而當者,如盤庚之遷,始則其民之不孚,迨夫遷都一定,民情安然无所疑慮,其悔乃亡。使其革而不當,則是嬴秦取井田而阡陌之,取封建而郡縣之,取鄉遂而兵農之,安能免其所謂悔歟?
【原文】天地革而四時成,湯武革命,順乎天而應乎人,革之時大矣哉。
傳:推革之道,極乎天地變易,時運終始也。天地隂陽,推遷改易而成四時,萬物於是生長成終,各得其宜,革而後四時成也。時運既終,必有革而新之者。王者之興,受命於天,故易世謂之革命。湯、武之王,上順天命,下應人心,順乎天而應乎人也。天道變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或开通VIP查阅
付费内容
请登录 或 注册购买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