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清)朱軾《周易傳義合訂•卷十一》繫辭傳下
周易傳義合訂卷十一
大學士朱軾撰。
系辞下第一章:
八卦成列,象在其中矣。因而重之,爻在其中矣。
《本義》:成列,謂乾一、兑二、離三、震四、巽五、坎六、艮七、坤八之類。象,謂卦之形體也。因而重之,謂各因一卦,而以八卦次第加之為六十四也。爻,六爻也,既重而後卦有六爻也。
謹按:八卦成列,而有天地風雷等象;因而重之,而有上下相應之六爻;因而云者,八卦已成,因之以為六十四卦,只是兩卦相疊而已。
剛柔相推,變在其中矣。繫辭焉而命之,動在其中矣。
《本義》,剛柔相推,而卦爻之變,往來交錯,无不可見。聖人因其如此,而皆繫之辭,以命其吉凶,則占者所值當動之爻象,亦不出乎此矣。
謹按:凡筮卦者,視其爻之動以為占,有動而吉,有動而凶,聖人因而命之,是動在繫辭吉凶中也。
吉凶悔吝者,生乎動者也。
《本義》:吉凶悔吝,皆辭之所命也,然必因卦爻之動,而後見。
謹按:此承上節,謂動在繫辭中者,辭有吉凶悔吝,原生於動者也。
剛柔者,立本者也;變通者,趣時者也。
《本義》:一剛一柔,各有定位,自此而彼,變以從時。
謹按:剛柔者,一定之體;變通者,隨時之用。此亦承上節,謂變在剛柔之中者,以用之流行,即體之對待也。
吉凶者,貞勝者也。
《本義》:貞,正也,常也。物以其所正為常者也。天下之事,非吉則凶,非凶則吉,常相勝而不已也。謹按:為善未必得福,為惡未必得禍,此言乎其變也。惠迪吉,從逆凶,此言乎其正也。變者其偶,正者其常也。顔之夭,跖之夀,未定之天也。從其後而論之,將以為顔凶乎?跖吉乎?君子砥行宜名,盡其在我。善未必福,而善必不可不為;惡未必禍,而惡必不可為。殀夀不貳,修身以俟之。天自我定,命自我立,非徒達人之知已也。《本義》云:非吉則凶,非凶則吉,常相勝而不已。蓋吉勝凶者,雖凶事亦吉,无慮其或不吉;凶勝吉者,雖吉事亦凶,无望其或不凶。非吉勝凶,即凶勝吉,更无吉凶並存之道。此事理之必然,而无可疑者,故曰貞。貞者,正也,常也。應該如是之謂正。惟應如是,故能常如是也。
○又按:《本義》以所正為常,即下節貞于一意。一者,至正之理也。貞勝只宜作常勝。若歸重在正字上,則下文不用申說矣。
天地之道,貞觀者也;日月之道,貞明者也;天下之動,貞夫一者也。
《本義》觀,示也。天下之動,其變无窮,然順理則吉,逆理則凶,則其所正而常者,亦一理而已矣。高氏曰:天常示人以易,地常示人以簡,雖隂不能以不愆,陽不能以不伏,而貞觀之理,常自若也。日明乎晝,月明乎夜,雖中不能以不昃,盈不能以不食,而貞明之理,常自若也。天下之動,進退存亡,不可以一例測,然而順理則裕,從欲則危,同一揆也。惠迪之吉,從逆之凶,无二致也。是則造化人事之正常,即吉凶之貞勝,豈可以二而求之哉。
謹按:天地貞於觀,日月貞於明,天下之動貞於一。一者何?曰:理也。天地間只有一箇至當不易之理,更無兩箇。書曰:德惟一,動罔不吉。動必以理。聖人教人,只有這一道,更无别說。比干之死,微子之去,各完得他一箇是字。是便吉,不是便凶。有是无不是,便是趨吉避凶。伯夷、叔齊求仁得仁。求仁,趨吉也。得仁,則得所求而吉矣。吾儒立身,計是非,不計禍福。然禍福之來,與是非相因,間有不然者。未定之天,終歸於有定,變不勝常也。易言吉凶,言乎其貞也。知吉凶之有貞,倖得苟免者,可以息矣。
夫乾,確然示人易矣;夫坤,隤然示人簡矣。
《本義》:確然,健貌。隤然,順貌。所謂貞觀者也。
謹按:示人易簡觀也。確然隤然者,貞也。天地之貞觀,亦貞於一者也。
爻也者,效此者也。象也者,像此者也。
《本義》:此謂上文乾坤所示之理,爻之奇偶,卦之消息,所以效而像之。
爻象動乎内,吉凶見乎外,功業見乎變,聖人之情見乎辭。
《本義》:内謂蓍卦之中,外謂蓍卦之外。變即動乎内之變,辭即見乎外之辭。
吳氏曰:聖人與民同患之情,皆於易而著。見聖人之道,而獨歸重於辭,盖此篇為繫辭之傳故也。謹按:隂陽動于卦,而吉凶見于事。趨吉避凶之功業,由卦爻之變動以興,變即動也。此章大意,謂剛柔有一定之體,而變動即在其中。動而吉,動而凶,亦有一定不易之理。故曰:易者,變易也,不易也。
天地之大德曰生,聖人之大寶曰位。何以守位?曰仁。何以聚人?曰財。理財正辭,禁民為非,曰義。
《本義》曰:人之人,今本作仁。呂氏從古,蓋所謂非衆罔與守邦。
王氏曰:聖人所以配天地而王天下者,亦有仁義而已矣。仁,德之用也;義,所以輔仁也。理財,如所謂作罔罟以佃漁,作耒耜以耕耨,致民聚貨以交易之類是也。正辭,如所謂易結繩以書契,百官以治,萬民以察是也。禁民為非,如所謂重門擊柝以待暴客,剡矢弦弧以威天下是也。
《朱子語類》云:正辭便只是分别是非,又□教化便在正辭裏面。
謹按:財者,人情之所争趨,非正辭,禁非財,不可得而理矣。先儒俱以此節屬下章,似屬可從。
右第一章
《本義》:此章言卦爻吉凶,造化功業。
系辞下第二章:
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,仰則觀象於天,俯則觀法於地,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,近取諸身,遠取諸物,於是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類萬物之情。
王昭素曰:與地之間,諸本多有天字,俯仰遠近,所取不一,然不過以驗隂陽消息兩端而已。神明之德,如健順動止之性;萬物之情,如雷風山澤之象。
朱氏曰:自此以下,明備物致用,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者,无非有取于易,皆仁也。曰王天下者,明守位也。謹按:德,性也。人物得天之理以為性,雖偏全不同,莫不有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或开通VIP查阅
付费内容
请登录 或 注册购买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