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易经网

(明)释智旭撰《周易禅解卷三》蛊卦:山风蛊(巽下艮上)

山风蛊卦 地位:少阳|人位:少阴|天位:少阴|错卦:泽雷随|综卦:泽雷随|交互卦:雷泽归妹 蛊。元亨。利涉大川。先甲三日。后甲三日。 蛊者。器久不用而虫生。人久宴溺而疾生。天下久安无为而弊生之谓也。约世道。则君臣悦随。而无违弼吁咈之风。故成弊。约佛法。则天人胥悦举世随化。必有邪因出家者。贪图利养。混入缁林。故成弊。约观心究竟随者。则示现病行而为蛊。约观心初得小随顺者。既未断惑。或起顺道法爱。或于禅中发起夙习而为蛊。然治既为乱阶。乱亦可以致治。故有元亨之理。但非发大勇猛如涉大川。决不足以救弊而起衰也。故须先甲三日以自新。后甲三日以丁宁。方可挽回积弊。而终保其善图耳。 彖曰。蛊。刚上而柔下。巽而止。蛊。蛊元亨。而天下治也。利涉大川。往有事也。先甲三日。后甲三日。终则有始天行也。 艮刚在上。止于上而无下济之光。巽柔在下。安于下而无上行之德。上下互相偷安。惟以目前无事为快。曾不知远忧之渐酿也。惟知此积弊之渐。则能设拯救之方。而天下可治。然岂当袖手无为而听其治哉。必须往有事如涉大川。又必体天行之有终有始然后可耳。世法佛法。垂化观心。无不皆然。 象曰。山下有风。蛊。君子以振民育德。 振民如风。育德如山。非育德不足以振民。非振民不足以育德。上求下化。悲智双运之谓也。 周易禅解卷三:蛊卦初六 初六:乾父之蛊。有子。考无咎厉。终吉。象曰。乾父之蛊。意承考也。 蛊非一日之故。必历世而后见。故诸爻皆以父子言之。初六居蛊之始。坏犹未深。如有贤子。则考可免咎也。然必惕厉乃得终吉。而乾蛊之道。但可以意承考。不可承考之事。 周易禅解卷三:蛊卦九二 九二。乾母之蛊。不可贞。象曰。乾母之蛊。得中道也。 苏眉山曰。阴性安无事而恶有为。故母之蛊乾之尤难。正之则伤爱不正则伤义。非九二不能任也。二以阳居阴。有刚之实。而无刚之迹。可以免矣。 周易禅解卷三:蛊卦九三 九三。乾父之蛊。小有悔。无大咎。象曰。乾父之蛊。终无咎也。 苏眉山曰。九三之德与二无异。特不知所以用之。二用之以阴。而三用之以阳。故小有悔而无大咎。 周易禅解卷三:蛊卦** **。裕父之蛊。往见吝。象曰。裕父之蛊。往未得也。 阴柔无德。故能益父之蛊。裕。益也。 周易禅解卷三:蛊卦六五 六五。乾父之蛊。用誉。象曰。乾父用誉。承以德也。 柔中得位。善于乾蛊。此以中兴之德而承先绪者也。 周易禅解卷三:蛊卦上九 上九:不事王侯。高尚其事。象曰。不事王侯。志可则也。 下五爻皆在事内。如同室有斗。故以父子明之。上爻独在事外。如乡邻有斗。故以王侯言之。尚志即是士之实事。可则即是廉顽起懦高节。即所以挽回斯世之蛊者也。 统论六爻。约世道。则初如贤士。二如文臣。三如贤将。四如便嬖近臣。五如贤王。六如夷齐之类。约佛化。则下三爻如外护。上三爻如内护。初六柔居下位。竭檀施之力以。承顺三宝者也。九二刚中。以慈心法门屏翰正法者也。九三过刚。兼威折之用。护持佛教者也。**柔正。但能自守。不能训导于人。六五柔中。善能化导一切。上九行头陀远离行。似无意于化人。然佛法全赖此人以作榜样。故志可则也。约观心。则初六本是定胜。为父之蛊。但居阳位。则仍有慧子。而无咎。然必精厉一番。方使慧与定等而终吉。九二本是慧胜。为母之蛊。但居阴位。则仍有定。然所以取定者。为欲助慧而已。岂可终守此定哉。九三过刚不中。慧反成蛊。故小有悔。然出世救弊之要。终藉慧力。故无大咎。**过于柔弱。不能发慧。以此而往。未免随味禅生上慢。所以可羞。六五柔而得中。定有其慧。必能见道。上九慧有其定。顿入无功用道。故为不事王侯而高尚其事之象。所谓佛祖位中留不住者。故志可则。[/erphpdown]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开通VIP查阅
(明)释智旭撰《周易禅解卷三》蛊卦:山风蛊(巽下艮上),周易,第1张

山风蛊卦 地位:少阳|人位:少阴|天位:少阴|错卦:泽雷随|综卦:泽雷随|交互卦:雷泽归妹

蛊。元亨。利涉大川。先甲三日。后甲三日。

蛊者。器久不用而虫生。人久宴溺而疾生。天下久安无为而弊生之谓也。约世道。则君臣悦随。而无违弼吁咈之风。故成弊。约佛法。则天人胥悦举世随化。必有邪因出家者。贪图利养。混入缁林。故成弊。约观心究竟随者。则示现病行而为蛊。约观心初得小随顺者。既未断惑。或起顺道法爱。或于禅中发起夙习而为蛊。然治既为乱阶。乱亦可以致治。故有元亨之理。但非发大勇猛如涉大川。决不足以救弊而起衰也。故须先甲三日以自新。后甲三日以丁宁。方可挽回积弊。而终保其善图耳。

彖曰。蛊。刚上而柔下。巽而止。蛊。蛊元亨。而天下治也。利涉大川。往有事也。先甲三日。后甲三日。终则有始天行也。

艮刚在上。止于上而无下济之光。巽柔在下。安于下而无上行之德。上下互相偷安。惟以目前无事为快。曾不知远忧之渐酿也。惟知此积弊之渐。则能设拯救之方。而天下可治。然岂当袖手无为而听其治哉。必须往有事如涉大川。又必体天行之有终有始然后可耳。世法佛法。垂化观心。无不皆然。

象曰。山下有风。蛊。君子以振民育德。

振民如风。育德如山。非育德不足以振民。非振民不足以育德。上求下化。悲智双运之谓也。

周易禅解卷三:蛊卦初六

初六:乾父之蛊。有子。考无咎厉。终吉。象曰。乾父之蛊。意承考也。

蛊非一日之故。必历世而后见。故诸爻皆以父子言之。初六居蛊之始。坏犹未深。如有贤子。则考可免咎也。然必惕厉乃得终吉。而乾蛊之道。但可以意承考。不可承考之事。

周易禅解卷三:蛊卦九二

九二。乾母之蛊。不可贞。象曰。乾母之蛊。得中道也。

苏眉山曰。阴性安无事而恶有为。故母之蛊乾之尤难。正之则伤爱不正则伤义。非九二不能任也。二以阳居阴。有刚之实。而无刚之迹。可以免矣。

周易禅解卷三:蛊卦九三

九三。乾父之蛊。小有悔。无大咎。象曰。乾父之蛊。终无咎也。

苏眉山曰。九三之德与二无异。特不知所以用之。二用之以阴。而三用之以阳。故小有悔而无大咎。

周易禅解卷三:蛊卦**

**。裕父之蛊。往见吝。象曰。裕父之蛊。往未得也。

阴柔无德。故能益父之蛊。裕。益也。

周易禅解卷三:蛊卦六五

六五。乾父之蛊。用誉。象曰。乾父用誉。承以德也。

柔中得位。善于乾蛊。此以中兴之德而承先绪者也。

周易禅解卷三:蛊卦上九

上九:不事王侯。高尚其事。象曰。不事王侯。志可则也。

下五爻皆在事内。如同室有斗。故以父子明之。上爻独在事外。如乡邻有斗。故以王侯言之。尚志即是士之实事。可则即是廉顽起懦高节。即所以挽回斯世之蛊者也。

统论六爻。约世道。则初如贤士。二如文臣。三如贤将。四如便嬖近臣。五如贤王。六如夷齐之类。约佛化。则下三爻如外护。上三爻如内护。初六柔居下位。竭檀施之力以。承顺三宝者也。九二刚中。以慈心法门屏翰正法者也。九三过刚。兼威折之用。护持佛教者也。**柔正。但能自守。不能训导于人。六五柔中。善能化导一切。上九行头陀远离行。似无意于化人。然佛法全赖此人以作榜样。故志可则也。约观心。则初六本是定胜。为父之蛊。但居阳位。则仍有慧子。而无咎。然必精厉一番。方使慧与定等而终吉。九二本是慧胜。为母之蛊。但居阴位。则仍有定。然所以取定者。为欲助慧而已。岂可终守此定哉。九三过刚不中。慧反成蛊。故小有悔。然出世救弊之要。终藉慧力。故无大咎。**过于柔弱。不能发慧。以此而往。未免随味禅生上慢。所以可羞。六五柔而得中。定有其慧。必能见道。上九慧有其定。顿入无功用道。故为不事王侯而高尚其事之象。所谓佛祖位中留不住者。故志可则。

发表评论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

付费内容
隐藏内容
山风蛊卦 地位:少阳|人位:少阴|天位:少阴|错卦:泽雷随|综卦:泽雷随|交互卦:雷泽归妹 蛊。元亨。利涉大川。先甲三日。后甲三日。 蛊者。器久不用而虫生。人久宴溺而疾生。天下久安无为而弊生之谓也。约世道。则君臣悦随。而无违弼吁咈之风。故成弊。约佛法。则天人胥悦举世随化。必有邪因出家者。贪图利养。混入缁林。故成弊。约观心究竟随者。则示现病行而为蛊。约观心初得小随顺者。既未断惑。或起顺道法爱。或于禅中发起夙习而为蛊。然治既为乱阶。乱亦可以致治。故有元亨之理。但非发大勇猛如涉大川。决不足以救弊而起衰也。故须先甲三日以自新。后甲三日以丁宁。方可挽回积弊。而终保其善图耳。 彖曰。蛊。刚上而柔下。巽而止。蛊。蛊元亨。而天下治也。利涉大川。往有事也。先甲三日。后甲三日。终则有始天行也。 艮刚在上。止于上而无下济之光。巽柔在下。安于下而无上行之德。上下互相偷安。惟以目前无事为快。曾不知远忧之渐酿也。惟知此积弊之渐。则能设拯救之方。而天下可治。然岂当袖手无为而听其治哉。必须往有事如涉大川。又必体天行之有终有始然后可耳。世法佛法。垂化观心。无不皆然。 象曰。山下有风。蛊。君子以振民育德。 振民如风。育德如山。非育德不足以振民。非振民不足以育德。上求下化。悲智双运之谓也。 周易禅解卷三:蛊卦初六 初六:乾父之蛊。有子。考无咎厉。终吉。象曰。乾父之蛊。意承考也。 蛊非一日之故。必历世而后见。故诸爻皆以父子言之。初六居蛊之始。坏犹未深。如有贤子。则考可免咎也。然必惕厉乃得终吉。而乾蛊之道。但可以意承考。不可承考之事。 周易禅解卷三:蛊卦九二 九二。乾母之蛊。不可贞。象曰。乾母之蛊。得中道也。 苏眉山曰。阴性安无事而恶有为。故母之蛊乾之尤难。正之则伤爱不正则伤义。非九二不能任也。二以阳居阴。有刚之实。而无刚之迹。可以免矣。 周易禅解卷三:蛊卦九三 九三。乾父之蛊。小有悔。无大咎。象曰。乾父之蛊。终无咎也。 苏眉山曰。九三之德与二无异。特不知所以用之。二用之以阴。而三用之以阳。故小有悔而无大咎。 周易禅解卷三:蛊卦六四 六四。裕父之蛊。往见吝。象曰。裕父之蛊。往未得也。 阴柔无德。故能益父之蛊。裕。益也。 周易禅解卷三:蛊卦六五 六五。乾父之蛊。用誉。象曰。乾父用誉。承以德也。 柔中得位。善于乾蛊。此以中兴之德而承先绪者也。 周易禅解卷三:蛊卦上九 上九:不事王侯。高尚其事。象曰。不事王侯。志可则也。 下五爻皆在事内。如同室有斗。故以父子明之。上爻独在事外。如乡邻有斗。故以王侯言之。尚志即是士之实事。可则即是廉顽起懦高节。即所以挽回斯世之蛊者也。 统论六爻。约世道。则初如贤士。二如文臣。三如贤将。四如便嬖近臣。五如贤王。六如夷齐之类。约佛化。则下三爻如外护。上三爻如内护。初六柔居下位。竭檀施之力以。承顺三宝者也。九二刚中。以慈心法门屏翰正法者也。九三过刚。兼威折之用。护持佛教者也。六四柔正。但能自守。不能训导于人。六五柔中。善能化导一切。上九行头陀远离行。似无意于化人。然佛法全赖此人以作榜样。故志可则也。约观心。则初六本是定胜。为父之蛊。但居阳位。则仍有慧子。而无咎。然必精厉一番。方使慧与定等而终吉。九二本是慧胜。为母之蛊。但居阴位。则仍有定。然所以取定者。为欲助慧而已。岂可终守此定哉。九三过刚不中。慧反成蛊。故小有悔。然出世救弊之要。终藉慧力。故无大咎。六四过于柔弱。不能发慧。以此而往。未免随味禅生上慢。所以可羞。六五柔而得中。定有其慧。必能见道。上九慧有其定。顿入无功用道。故为不事王侯而高尚其事之象。所谓佛祖位中留不住者。故志可则。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开通VIP查阅

[MustVIP]

fdee1c2cf46d02d

山风蛊卦 地位:少阳|人位:少阴|天位:少阴|错卦:泽雷随|综卦:泽雷随|交互卦:雷泽归妹

蛊。元亨。利涉大川。先甲三日。后甲三日。

蛊者。器久不用而虫生。人久宴溺而疾生。天下久安无为而弊生之谓也。约世道。则君臣悦随。而无违弼吁咈之风。故成弊。约佛法。则天人胥悦举世随化。必有邪因出家者。贪图利养。混入缁林。故成弊。约观心究竟随者。则示现病行而为蛊。约观心初得小随顺者。既未断惑。或起顺道法爱。或于禅中发起夙习而为蛊。然治既为乱阶。乱亦可以致治。故有元亨之理。但非发大勇猛如涉大川。决不足以救弊而起衰也。故须先甲三日以自新。后甲三日以丁宁。方可挽回积弊。而终保其善图耳。

彖曰。蛊。刚上而柔下。巽而止。蛊。蛊元亨。而天下治也。利涉大川。往有事也。先甲三日。后甲三日。终则有始天行也。

艮刚在上。止于上而无下济之光。巽柔在下。安于下而无上行之德。上下互相偷安。惟以目前无事为快。曾不知远忧之渐酿也。惟知此积弊之渐。则能设拯救之方。而天下可治。然岂当袖手无为而听其治哉。必须往有事如涉大川。又必体天行之有终有始然后可耳。世法佛法。垂化观心。无不皆然。

象曰。山下有风。蛊。君子以振民育德。

振民如风。育德如山。非育德不足以振民。非振民不足以育德。上求下化。悲智双运之谓也。

周易禅解卷三:蛊卦初六

初六:乾父之蛊。有子。考无咎厉。终吉。象曰。乾父之蛊。意承考也。

蛊非一日之故。必历世而后见。故诸爻皆以父子言之。初六居蛊之始。坏犹未深。如有贤子。则考可免咎也。然必惕厉乃得终吉。而乾蛊之道。但可以意承考。不可承考之事。

周易禅解卷三:蛊卦九二

九二。乾母之蛊。不可贞。象曰。乾母之蛊。得中道也。

苏眉山曰。阴性安无事而恶有为。故母之蛊乾之尤难。正之则伤爱不正则伤义。非九二不能任也。二以阳居阴。有刚之实。而无刚之迹。可以免矣。

周易禅解卷三:蛊卦九三

九三。乾父之蛊。小有悔。无大咎。象曰。乾父之蛊。终无咎也。

苏眉山曰。九三之德与二无异。特不知所以用之。二用之以阴。而三用之以阳。故小有悔而无大咎。

周易禅解卷三:蛊卦六四

六四。裕父之蛊。往见吝。象曰。裕父之蛊。往未得也。

阴柔无德。故能益父之蛊。裕。益也。

周易禅解卷三:蛊卦六五

六五。乾父之蛊。用誉。象曰。乾父用誉。承以德也。

柔中得位。善于乾蛊。此以中兴之德而承先绪者也。

周易禅解卷三:蛊卦上九

上九:不事王侯。高尚其事。象曰。不事王侯。志可则也。

下五爻皆在事内。如同室有斗。故以父子明之。上爻独在事外。如乡邻有斗。故以王侯言之。尚志即是士之实事。可则即是廉顽起懦高节。即所以挽回斯世之蛊者也。

统论六爻。约世道。则初如贤士。二如文臣。三如贤将。四如便嬖近臣。五如贤王。六如夷齐之类。约佛化。则下三爻如外护。上三爻如内护。初六柔居下位。竭檀施之力以。承顺三宝者也。九二刚中。以慈心法门屏翰正法者也。九三过刚。兼威折之用。护持佛教者也。六四柔正。但能自守。不能训导于人。六五柔中。善能化导一切。上九行头陀远离行。似无意于化人。然佛法全赖此人以作榜样。故志可则也。约观心。则初六本是定胜。为父之蛊。但居阳位。则仍有慧子。而无咎。然必精厉一番。方使慧与定等而终吉。九二本是慧胜。为母之蛊。但居阴位。则仍有定。然所以取定者。为欲助慧而已。岂可终守此定哉。九三过刚不中。慧反成蛊。故小有悔。然出世救弊之要。终藉慧力。故无大咎。六四过于柔弱。不能发慧。以此而往。未免随味禅生上慢。所以可羞。六五柔而得中。定有其慧。必能见道。上九慧有其定。顿入无功用道。故为不事王侯而高尚其事之象。所谓佛祖位中留不住者。故志可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