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卦(地泽临卦)【坤宫二世卦|坤上:错乾综坤-先天:北方-后天:西南|兑下:错艮综巽|先天:东南|后天:西方|天位:太阴|人位:太阴|地位:太阳】
【周易上经】第19卦-临卦䷒地泽临卦(兑下坤上)-(清)沈起元撰《周易孔義集說•卷五》
䷒【兑下坤上】
中爻震坤。
臨:元亨利貞,至于八月有凶。彖傅:臨,剛浸而長,說而順,剛中而應,大亨以正,天之道也。至于八月有凶,消不久也。
孔仲達曰:陽之浸長,其德壯大,可以臨下。剛既浸長,說而且順,居中有應,大得亨通而利貞也。
○《程傳》:澤上之地,岸也,與水相際,故為臨。天下之密近相臨者,莫如地與水,故地上有水而為比,澤上有地則為臨。臨民臨事,凡所臨皆是,在卦取自上臨下臨民之義。浸,漸也,二陽長于下而漸進也。下兌上坤,和悦而順,剛得中道而有應助,是以能大亨而得正。化育之道所以不息者,剛正和順而己,以此臨人臨事臨天下,莫不大亨而得正。
○張子:臨言有凶者,陽至二未過中已戒,猶履霜堅氷之義。
○郭白雲曰:以大臨小,上臨下為義。序卦曰:臨者大也。蓋臨為大,而所臨者小故也。自一卦言之,二陽之生為臨,其生不已,故曰剛浸而長。自内外二卦言之,則曰說而順。自九二成卦之爻言之,則曰剛中而應。
○項平甫曰:易之卦義,不耑取字訓,但因事立義耳。人之所需者,以飲食為急,故需為飲食,需不訓食也。人之所行,以禮為重,故履為禮,履不訓禮也。治蠱者必有事,故曰蠱者事也,蠱自訓壞,蠱不訓事也。能臨物者必大,故曰臨者大也,臨自訓莅,不訓大也。彖言以剛臨柔,自下而長,以臨上之四隂也。象言以高臨深,自上之坤,以臨下之兌也。
○李隆山曰:陽生于子,終于己。隂生于午,終于亥。故一陽復至已為乾,則陽極隂生,一隂姤五月,二隂遯六月,三隂否七月,四隂觀八月。所謂八月有凶者,言之于臨,則當自臨數,而不當自復數。以觀次臨,則當數至觀,而不當數至遯。臨、觀乃隂陽反對消長之常理。
○趙汴水曰:八月之說,詳味聖人消不久之義,專以二陽之消長為主。聖人以姤與夬反論一隂之消長,以復與剝反論一陽之消長,以泰與否反論三陽之消長,以臨與觀反論二陽之消長。觀少進一位即成剝,而陽之消不久矣。遯猶有四陽,得為消不久乎?
○龔泉峯曰:自姤一隂生,歷七爻為復,而一陽來,七日來復。原其始而言之者,喜陽之復也。自臨二隂長,至于八月為觀,而二陽消,至于八月有凶。要其終而言之,慮陽之消也。
○俞石澗曰:臨,十二月之卦也。浸猶水之浸物,以漸而浸進也。天地間一氣不頓長,一形不頓虧,必以其漸。隂符經謂天地之道浸是也。臨倒轉即為觀,不過反掌間耳。論其長則曰浸,論其消則曰不久,聖人豫為君子憂如此。
初九:咸臨,貞吉。
象傳:咸臨,貞吉,志行正也。
趙汴水曰:咸,皆也。交、胥,同也。猶咸有一德,咸和萬民之咸。二陽同進,故初與二皆稱咸。臨之初陽,欲上行以臨人,蓋以行正為吉,與屯初爻志行正之義同。
○胡雲峯曰:復曰朋來,初、二兩咸字,即朋字之義。兩臨字,即來字之義。故復初元吉,臨初亦貞吉。
九二:咸臨,吉,无不利。
象傳:咸臨,吉,无不利,未順命也。
蘇子瞻曰:四隂在上,負其強而未順命,故以咸臨之則吉。
○趙汴水曰:卦之得名在此爻,蓋以剛中而正位也。彖言利貞,利乎此;傳言以正,以乎此;初言行正,行乎此。九二與初同德,上應乎大君,則庶民盡出臨莅之下。
○梁孟敬曰:四隂黨盛,尚未順命于陽也。
○華霞峯曰:處隂順之時,使二陽不同心以臨,則君子之勢。孤危道也。初二咸臨,即泰拔茅彚征之意。四隂方盛,必合君子之交以咸臨之,而後吉,无不利。元祐之末,熙寜之小人方衆,而洛蜀朔黨之分交相排擊,示小人以不公,而後章惇、蔡京之徒得以逞其志,乃知咸臨之義,為君子謀至深遠矣。
六三:甘臨,无攸利。既憂之,无咎。
象傳:甘臨,位不當也。既憂之,咎不長也。
虞仲翔曰:兌為口,坤為土,作甘。兌口銜坤,故曰甘。臨失位乘陽,故无攸利。无應故憂,動成泰,故无咎。
○胡安定曰:以不正之行,取說于民,違道以干譽者也。
○石守道曰:比于浸長之剛而能變,是以无咎。
○《程傳》:三居下之上,臨人者也。隂柔而說體,又處不中正,甘說也。
○耿希道曰:節之九五,以中正為甘,則吉。臨之六三,以不中正為甘,則无攸利。
○王童溪曰:互位有坤順震動象,為既憂之易,心退聼而以至誠順君子,隂消陽復,馴可致泰。
○邱行可曰:此爻見君子得時,小人媚說取容之狀。
○沈守約曰:處說之極,變為乾說而健進,甘臨象。卦變為泰,陽得上進,泰道成矣,咎不長象。
○王秋山曰:剛長之時,上下諸爻皆當位得中之君子,獨六三不中不正,而以隂柔居下之上,上无應與,下畏二陽。
○來矣鮮曰:變乾,乾三爻惕若,憂之象也。
**:至臨,无咎。
象傳:至臨,无咎,位當也。
王輔嗣曰:處順應陽,不忌剛長,而乃應之,履得其位,盡其至者。
○《程傳》:四居上之下,與下體相比,是切臨于下,臨之至也。臨道尚近,故以比為至。四居正位,下應剛陽,處近君之位,守正而任賢,以親臨于下,是以无咎,所處當也。
○楊龜山曰:初、四皆當位,誠意相與至臨也。
○張紫巖曰:至,坤德也。四位近君,撰體坤中,一心應陽,不撓其進,上順于君,下說乎民,臣德至矣。
○胡雲峯曰:**坤、兌之間,地與澤相臨之至也。
六五:知臨,大君之宜,吉。
象傳:大君之宜,行中之謂也。
王輔嗣曰:處于尊位,履得其中,不忌剛長,而能任之,則聰明者竭其視聼,知力者盡其謀能,不為而成,不行而至矣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或开通VIP查阅
付费内容
请登录 或 注册购买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