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易经网

[易经十翼]系辞•下传-[宋]司马光撰《温公易说》

【周易十翼】系辞•下传-(宋)司馬光撰《溫公易說•卷六》 繫辭下 八卦成列,象在其中矣。 萬物之象以備。 因而重之,爻在其中矣。 羣爻大備,曲盡無遺。 剛柔相推,變在其中矣。 極其變也。 繫辭焉而命之,動在其中矣。 效天下之動,因辭而後明。 吉凶悔吝者,生乎動者也。 不動則無得失。 剛柔者,立本者也。 材性有分。 變通者,趣時者也。 時異事變。 吉凶者,貞勝者也。 正則吉凶不能動矣,故易道貴之。 天地之道,貞觀者也。 以正道示之。 日月之道,貞明者也;天下之動,貞夫一者也。 于文一止則為正。 夫乾,確然示人易矣;夫坤,隤然示人簡矣。 守夫至正故也。 爻也者,效此者也。象也者,像此者也。 此效像天地之正道。 爻象動乎内,吉凶見乎外。 以不見為内。 功業見乎變,聖人之情見乎辭。 天地之大德曰生。 日新 聖人之大寶曰位。 非位不能濟物。 何以守位?曰仁。 人心歸之,乃能保富貴。 何以聚人?曰財。 韓曰:財所以資物生。 理財正辭,禁民為非,曰義。 三者皆當斷之以義。 右第一章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,仰則觀象于天。 成象之謂乾。 俯則觀法于地。 效法之謂坤。 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。 鳥獸之文,若的顙黔喙之類;地之宜,若剛鹵之類。 近取諸身,遠取諸物,于是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類萬物之情。 情雖萬端,而聚之不過健、順、動、入、麗、陷、止、說。 作結繩而為罔罟,以佃以漁,蓋取諸離。 包犧氏没,神農氏作,斵木為耜,揉木為耒,耒耨之利,以教天下,蓋取諸益。 日中為市,致天下之民,聚天下之貨,交易而退,各得其所,蓋取諸噬嗑。 神農氏沒,黄帝、堯、舜氏作,通其變,使民不倦。 法久必弊,為民厭倦。 神而化之,使民宜之。 變而民莫之知。 易窮則變,變則通,通則久。是以自天祐之,吉无不利。聖人守道不守法,故能通變。 黄帝、堯、舜垂衣裳而天下治,蓋取諸乾坤。 取諸乾坤,取其上下有分。上曰衣,下曰裳。聖人垂衣裳而天下治,乾尊坤卑之象也。 刳木為舟,剡木為楫,舟楫之利,以濟不通,致遠以利天下,蓋取諸渙。 取諸渙,取其木在水上。 服牛乘馬,引重致遠,以利天下,蓋取諸隨。 重門擊柝,以待暴客,蓋取諸豫。 取諸豫。豫,怠也。柝以警怠。 斷木為杵,掘地為臼,臼杵之利,萬民以濟,蓋取諸小過。取諸小過, 虞仲翔曰:取其上動而下止。 弘木為弧,剡木為矢。弧矢之利,以威天下,蓋取諸睽。取諸睽,取其先違而後利。 上古穴居而野處,後世聖人易之以宫室,上棟下宇,以待風雨,蓋取諸大壯。 風雨,動物也。風雨動于上,棟宇健于下,大壯之象也。 古之葬者,厚衣之以薪,葬之中野,不封不樹,喪期无數。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槨,蓋取諸大過。 巽,木也,入也。兌,說也。棺槨衛死者,入于土而生者之情得以夷懌,大過之象也。 上古結繩而治,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,百官以治,萬民以察,蓋取諸夬。 契者,要約也。古之要約,未有文字,相與結繩為識而已。其後浸相欺背,亂不可知,故聖人作為書契。書契既明,則是非立決,夬之象也。 右第二章 是故易者,象也。 立象以盡義。 象也者,像也。 擬諸其形容。 彖者,材也。 各言其本質。 爻也者,效天下之動者也。 舉措隨時。何謂材?材者,天賦之分也。何謂動?動者,感物之情也。 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。 吉凶悔吝生乎動。 陽卦多隂,隂卦多陽,其故何也?陽卦奇,隂卦耦。 陽卦奇一奇二耦凡五,隂卦耦一耦二奇凡四。 其德行何也?陽一君而二民,君子之道也;隂二君而一民,小人之道也。 陽一君而二民以寡御衆,隂二君而一民無常心。 易曰:憧憧往來,朋從爾思。子曰:天下何思何慮?天下同歸而殊塗,一致而百慮,天下何思何慮? 憧憧,心動貌,朋類也。夫得喪往來,物理之常也。苟能居正以待物,則往來不足為之累。儻以往來動其心,則夫物之感人無窮,將惟爾所思,各以其類而至,所謂物至而人化物也。天下何思何慮,皆正夫一 日往則月來,月往則日來,日月相推而明生焉。寒往則暑來,暑往則寒來,寒暑相推而歲成焉。往者屈也,來者信也,屈信相感而利生焉。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。龍蛇之蟄,以存身也。 皆因屈以致信。 精義入神,以致用也。 聖人虚一以静,存誠素至,故能精義入神,以致其治世之用。 利用安身,以崇德也。 先治其本。 過此以往,未之或知也。 言此聖人之極致。 窮神知化,德之盛也。 知化,謂修己以安百姓。 右第三章 易曰:困于石,據于蒺藜,入于其宫,不見其妻,凶。子曰:非所困而困焉,名必辱;非所據而據焉,身必危。既辱且危,死期將至,妻其可得見耶? 困于石,不量力而犯強敵。據于蒺藜,不度德而居人上。入于其宫,已所有也。不見其妻,失其配輔。 易曰: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,獲之,无不利。子曰:隼者,禽也。弓矢者,器也。射之者,人也。君子藏器于身,待時而動,何不利之有?動而不括,是以出而有獲。語成器而動者也。 子曰:小人不恥不仁,不畏不義,不見利不勸,不威不懲。小懲而大誡,此小人之福也。易曰:屨校滅趾,无咎。此之謂也。 小人之情盡如是,小懲而大誡。懲其小惡,使人戒懼,不至于大。屨校滅趾,止之于下。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,惡不積不足以滅身。小人以小善為无益而弗為也,以小惡為无傷而弗去也,故惡積而不可掩,罪大而不可解。易曰:何校滅耳,凶。 積惡貫盈,不得不誅。或先告以禍敗,終不能聽,故曰滅耳凶。 子曰:危者,安其位者也;亡者,保其存者也;亂者,有其治者也。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开通VIP查阅
付费内容
售价:38 积分

登录注册购买
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

发表评论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

付费内容
售价:38 积分

登录注册购买
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