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易经网

(清)毛奇齡撰《仲氏易•卷二》

欽定四庫全書|仲氏易卷二 翰林院檢討毛奇齡撰 乃若演易與繫詞,則正有周作易之本事也。雖夏、商有易在前,此未必無辭。【朱子易贊曰:傳歷夏、商,有占無文。似文王始繫以詞。然考桓譚新論云:連山八萬言,歸藏四千三百言。連山藏于蘭臺,歸藏藏于太卜。則夏、商非無詞者。鄭夾漈亦云:連山亡矣,歸藏有司焉。膺註十三卷,觀左傳、國語,每有商易占卜,若無詞,何以占之?】特周易彖、象,則文王實始為之,故孔子曰:作易者,其于中古乎?中古者,文王與紂之時也。【漢儒謂:㐲羲上古,文王中古,孔子下古。繫詞又云:作易者,文王與紂之事】。 雖其所演爻詞,或問及牳野伐紂之後,則謂文王作卦彖,周公演爻象,亦無不可。【卦彖者,卦下彖詞,如乾元亨利貞是也。爻象者,爻下象詞,如初九潛龍勿用是也。按史記世家謂文**八卦為六十四卦,而揚雄云文王附六爻,則繫詞演爻皆文之事。祇馬融、陸績皆謂周公作爻詞,又易文有箕子之明夷、帝乙歸妹與王用享于西山諸語,遂疑伐紂後所作,故云】。 獨其繫辭則于序卦分篇之外,又特創一法,以為吾欲演易,則必使易之為義行于辭間,取六十四卦之已成者,相其隂陽之各萃,與夫隂陽之相間者,而兩判之。其各萃者,則謂之聚,謂隂與隂聚,陽與陽聚也,以中無間之者也。【如剥、復則一陽自聚,不與五隂間;臨、觀則二陽自聚,不與四隂間,類】。 其相間者則謂之分,謂分隂于陽,分陽于隂也,若因其已聚而分之者也。【如移剥之一陽于二而為師,則分隂為兩矣;移臨之九二作九三而為明夷,則隂分為兩,陽亦分為兩矣。雖師原不從剥分,明夷原不從臨、觀分,而一似因其所已聚而分之者】,而于是就已成之聚與已成之分者而為之移易焉。在羲畫之時,未嘗先畫聚而後畫分也;即序卦之時,亦未嘗序聚先而序分後也。而文以為吾演卦演爻,則必從其已聚之卦而移而易之,而然後繋之以辭,故其分卦之為彖,則必與聚卦之所移有相發者。【如臨為兌之初九所移,則為初筮;比為剥、復兩卦所移,則為原筮,類原者再也】。 分爻之為象,則必與聚爻之所移有相應者。【如屯以臨之九二移作九五,則六二與九二隂陽對易,有婚媾之象;蒙以升之九三移作上九,則六三不能以上九為配,有勿取女之象,類】。 而無如文王演之,孔子贊之,文王演之而繋之以詞,孔子贊之而復申之以傳,其開卷發端,諄諄啓迪,若惟恐後人之少昧其旨,而上傳首言之,下傳又首言之,而世讀其文而不之察也。上傳首章不云乎:天尊地卑,乾坤定矣。此言羲之立乾坤也。卑高以陳,貴賤位矣。此言羲之設重卦也。動靜有常,剛柔斷矣。此言文之為易,必先使隂陽之分聚有常度而無疑情也,而于是曰:方以類聚。審隂陽之從類者,而先為區之,所謂初率其詞而揆其方。【此亦大傳語】。 方者,位也,而于是曰:物以羣分。順隂陽之羣處者,而于焉分之,所謂乾為陽物,坤為隂物,爻有等而謂之物,爻相雜而謂之時。物者【皆大傳語】。 物者,族也,就其族而分易之也。【一曰物,即畫也。射禮畫地以置足謂之物,故畫即為物。隂物陽物,猶言隂畫陽畫也】。 然猶未言繋詞也,于是又曰:聖人設卦觀象,繫辭焉而明吉凶,剛柔相推而生變化。夫卦彖爻象謂之繋辭,乃以文王之作彖作象,而皆屬之剛柔之相推,是分明以推易之易為演易者所有事矣。蓋推即移也,所謂推而行之也。【亦大傳語】。 屈平有云:吾聞聖人不凝滯於物,而能與世推移。推移者,移易之謂也,乃猶未己也。其於下傳之首章復曰:八卦成列,象在其中矣。則申言伏羲之畫八純。因而重之,爻在其中矣,則申言伏羲之生六十四卦。此與上傳之乾坤定而高卑位同一義也。伏羲為易止此也,而于是論有周之為易,則仍曰:剛柔相推,變在其中矣。與上傳之剛柔相推而生變化無異焉。繫詞焉而命之,動在其中矣,與上傳之繫詞焉而明吉凶無異焉。則因而斷之曰:演易、繫詞用移易,豈有誣與?閒嘗讀類聚羣分與剛柔相推之文,而不得其解,及讀隨之剛來而下柔,與賁之柔來而文剛而解之。夫隨本三剛,賁本三柔,其為剛與柔,亦固其因重之所自有,又何嘗謂伏羲畫卦時,與文王演易時,取他卦之畫而置之?此以為兩有所從來,而彖傳云然,則明明以隨自否移,以否之上九移而為隨之初六,而剛下分;賁自泰移,以泰之九二移而為賁之上九,而柔下分矣。【他如訟之剛來而得中,蠱之剛上而柔下,晉之柔進而上行,无妄之剛自外來而主于内,類不一而足】。 故易有往來,未嘗言占。推行不窮 【推而行之謂之通,往來不窮亦謂之通】。 非以云畫借否、泰之小大。【謂小往大來、大往小來】。 示剛柔之上下,每一移易間,而辭義生焉。故易有五易,謂變易、交易、轉易、對易、移易,而實有不易之理該乎其中。【乾鑿度云:易,不易也】。 生平讀易,見從來爲易說者,言人人殊,並鮮一致,即就彖、象而細探之,亦且如夢如囈,滋悵惘而罕歸宿。因疑三古作易,千聖同揆,豈無一定之義理可示人指的?而乃薦賓、假廟、行師、折獄、建侯、取女,以及涉川、伏莽、驅禽、即鹿諸繫詞,無不彼此回惑,前後迷貿,按之無實情,析之無定旨,強辨曲釋,一往鶻突,其所謂不易者安在?且易者,筮也。周官司筮掌三易,而春秋史氏每以筮法禪羲、文之祕,如秦伯伐晉、晉獻嫁姬諸筮,其見諸傳者,往往布詞斷事,炯若神明,此豈有意為妄誕者?乃易義既亡,而史氏之司筮亦且風流歇絶而不可復見,豈易之果善易與?抑亦說易者多蒙昧而未之覺也?乃以推易之法,一準諸爻,則爻不可易;一準諸詞,則詞不可易;一準諸占,則占不可易。故自推易法出,而春秋之筮,其可疑者悉不疑,其可信者則益信。以之而覈之漢、晉、唐

(清)毛奇齡撰《仲氏易•卷二》,卦,文王,第1张
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开通VIP查阅
付费内容
售价:26 积分

登录注册购买
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

发表评论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

付费内容
售价:26 积分

登录注册购买
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