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易傳註卷五
通州學正李塨撰
繫辭上傳
卦下繫辭者,文王之彖也;爻下繫辭者,周公之象也。孔子既釋彖、象,而又統論卦、爻、繫辭之義,曰繫辭傳,分上下。
天尊地卑,乾坤定矣。卑高以陳,貴賤位矣。動靜有常,剛柔斷矣。方以類聚,物以羣分,吉凶生矣。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,變化見矣。
聖人之作易,原于天地者也。天健而尊,地順而卑,是未有易卦之乾坤,而乾坤已定矣。【來註】,地卑陳下,天高陳上,是未有卦位上下之貴賤,而貴賤已位矣。天常動而地常靜,是未有卦爻之剛柔,而剛柔已斷矣。天地間東西南北殊方也,而中夏邊陲之屬,必以其類而聚。萬物皆物也,而羽毛鱗裸之倫,自以其羣而分。其聚其分,吉凶錯焉,是未有易占之吉凶,而吉凶已生矣。在天則日月星辰有隱見昏明之象,在地則山川草木有升沈榮枯之形,是未有隂陽營易之變化,而變化已見矣。
是故剛柔相摩,八卦相盪。鼓之以雷霆,潤之以風雨。日月運行,一寒一暑。乾道成男,坤道成女。
惟其如是,故一剛一柔,左右對易,如手相摩切;乾、坤、震、巽、坎、離、艮、兌八卦,上下因重,如器相盪漾。于是雷霆鼓之,風雨潤之,日月代明,寒暑成歲。如此其摩盪也,而乾道成男,坤道成女,大生廣生之用出焉。
乾知大始,坤作成物。乾以易知,坤以簡能。易則易知,簡則易從。易知則有親,易從則有功。有親則可久,有功則可大。
而乾坤之道可極言矣。乾出其良知而大始萬物,坤運其良能而成就萬物,作者能之為也。而乾之知則氣至物生,通透徹達,一无艱難,是以易知;而坤之能則承天時行,約切凝靜,並无紛擾,是以簡能。惟其易也,故乾之始物不卜而可知;惟其簡也,故坤之成物不煩而可從。惟易知也,故動則呼天,無不親之;惟易從也,故成形成色,于焉有功。有親也,則雜而不厭,終古不變,是為可久;有功也,則種類繁滋,溥滿六合,是為可大。彼異端之言物物雕琢者,烏足以知乾坤哉!
可久則賢人之德,可大則賢人之業,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。天下之理得,而成位乎其中矣。
易簡,天地之道也,而人道即不外是。易之可久,則四德直,萬善備,即賢人之德。簡之可大,則美大富有,胞與寰區,即賢人之業。故人能如天地之易簡,則執簡御繁,天下之條理皆得。而天位上,地位下,聖人成位乎其中,一如易之六爻。成位者,賢人統聖賢言,過人之稱。
聖人設卦觀象,繫辭焉而明吉凶。剛柔相推而生變化。
乾、坤明而卦象與繫辭可考矣。伏羲、文、周設立卦爻,觀其形象,繫以辭焉,而明其或吉或凶。剛推柔生變,柔推剛生化。【虞仲翔說】而生生不窮焉。
按:剛柔相推,其在立卦之初,則陽交隂,隂交陽也,如彖所謂剛來而得中之類是也。其在成卦之後,則陽變隂,隂變陽也,如小畜上九變而辭有既雨象之類是也。
是故吉凶者,失得之象也;悔吝者,憂虞之象也;變化者,進退之象也;剛柔者,晝夜之象也。六爻之動,三極之道也。
以其象言,辭有吉,人事得之。象辭有凶,人事失之。象辭有悔而趨吉,事過憂而將變之。象辭有吝而趨凶,當事虞而安之之。象卦爻陽變,春夏進之象。卦爻隂化,秋冬退之象。【荀爽說】,剛屬陽明,晝象。柔屬隂暗,夜象。于以觀六爻九六之動,則天地人交感之道也。陸績曰:初二下極,三四中極,五上上極。【下文爻言乎變化,即在内分言,統言一也】。
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,易之序也。【虞本作象】所樂。【虞氏、李氏易解俱作變】。而玩者,爻之辭也。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,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。是以自天佑之,吉無不利。
而君子得易之益矣。居而安易之序,如居乾之初九而安在勿用,居乾之九三而安在乾乾。【孔穎達說】是也。樂而玩爻之辭,如玩潜龍之辭而樂其不拔,玩見龍之辭而樂其君德是也。于以居而无卜筮也。觀象玩辭,如蔡墨云在乾之姤,知莊子云在師之臨,謂之在者是也。【俞氏說】,動而卜筮也。觀變玩占,如陳侯遇觀之否,晉侯遇復,謂遇者是也。于以趨吉辟凶,承天之佑,而易備于君子矣。
彖者,言乎象者也。爻者,言乎變者也。吉凶者,言乎其失得也。悔吝者,言乎其小疵也。无咎者,善補過也。
此復即繫辭而詳釋之。卦之彖辭言一卦之象,爻之象辭言九六之變。來註曰:悔未至于吉,而猶有小疵;吝未至于凶,而已有小疵。善,嘉也;辭,嘉之也。
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,齊大小者存乎卦,辨吉凶者存乎辭,憂悔吝者存乎介,震无咎者存乎悔。
列貴賤以爻言,齊猶言辨也。【王註】。齊大小以彖言,如大畜、小畜、大過、小過。屯、臨陽為主,曰大亨;旅、巽隂為主,曰小亨之類。辨吉凶應前失得,聖人憂患之情見乎辭,故存乎辭也。憂悔吝應前小疵,介初分之界也。存乎初分之界,即憂之也。震无咎應前補過,震動補過,不悔而能之乎?
是故卦有大小,辭有險易。辭也者,各指其所之。
故卦有小隂大陽,而辭有危險順易,各指人以所當適者而已。
易與天地凖,故能彌綸天地之道。仰以觀于天文,俯以察于地理,是故知幽明之故。原始反終,故知死生之說。精氣為物,游魂為變,是故知鬼神之情狀。
此復即聖人設卦觀象而贊之也。設卦觀象者,易也。易即一隂一陽之道也。與天地齊凖,故能于天地之道彌滿而無所不周。【說文:彌,開弓也。謂弓開則滿也】。綸絡而無所不到。以之而仰觀天文,俯察地理,則地幽天明之故知矣。原物之始而反其終,則生死之說知矣。氣之精靈,聚而為物;浮魂游蕩,散而為變。則鬼者物終,而游魂變幻無定狀者,是鬼也。神者有一物,其物之精氣結聚者,即物之神也。情狀皆可知矣。
與天地相似,故不違;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,故不過;旁行而不流,樂天知命,故不憂;安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或开通VIP查阅
付费内容
请登录 或 注册购买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