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卦(泽雷随卦)【震宫归魂卦|兑上:错艮综巽-先天:东南-后天:西方|震下:错巽综艮|先天:东北|后天:东方|天位:少阳|人位:少阳|地位:少阴】
随卦:䷐【震下兑上】隨:元亨利貞,无咎。
本自困卦九自二來而居於初,蓋困卦下坎上兌,坎卦九本在二,今來居初也。又自噬嗑九自上來而居於五,蓋噬嗑下震上離,離卦九本在上,今來居五也。而自未濟來者,亦為九來居初,九來居五。蓋未濟之卦,離上坎下,離則九在上,坎則九在二,九來居初則成震,九來居五則成兌,震下兌上則為隨也。兼此二變者,自困自噬嗑一變也,自未濟一變也。
困卦九本在二,六本在初,今六自初上而居二,九自二來而居初,是剛來下柔,退居其後也。噬嗑九本在上,六本在五,今六自五上而居上,九自上來而居五,是剛來下柔,而退居其後也。未濟放此,故曰剛來隨柔。或疑剛來隨柔難說巳能隨物,不知柔既為剛所隨,便是已能隨物,初不論剛柔也。况此所主不重在剛柔,此動彼說者,此動而感乎彼,彼說而從乎我,亦隨之義也。必巳能為物之所隨,然後物從而隨之。如比卦以一人而撫萬邦,以四海而仰一人,亦是巳足為人之比,然後人從而比之。
彼此相從,則何事不立,何功不建,故大亨。然使所隨不正,則為非道以相與,雖大亨亦未免於有咎,故必利貞方无咎。
利貞兼物我兩邊說。已之隨物,無違道之私;物之隨我,非于宗之吝,所謂貞也。七十子之從孔子,孔明之從先主,貞也,何咎之有?三千珠履之從田文,荀彧之從曹操,不正也,得為无咎乎?彖曰:隨,剛來而下柔,動而說,隨。
說見卦辭下。大亨,貞,无咎,而天下隨時。
言大亨又能得正而无咎,則天下之所隨也。蓋大亨者,彼此之隨,一人之隨也。貞无咎而天下隨時,則不但一人之隨,而天下皆隨之矣。天下隨之,極言其效也,猶天下歸仁,邦家無怨意。
隨當兼上下說。蒙引就有國者說,恐未是。
言隨出於正,則得隨之道而无咎。然不但彼此之相隨而已,將見近者悦,遠者來,自東自西,自南自北,無思不服,盡天下之所隨也。何也?正者,天下之達道也。惟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,故隨出於正,則天下隨之。隨時之義大矣哉!
正者,隨之時義也。夫隨一出於正,而天下皆隨之,其義不亦大哉!人苟知隨義之大,則於所隨可不謹哉!可不貞哉!味卦辭及彖傳之意,雖云已能隨物,物來隨已,然歸重在已能隨物上。象曰:澤中有雷,隨;君子以嚮晦入宴息。
此是於人事中覔箇來配易,非教人必如是也。只是出作入息之意,無大意義。窮冬閉塞之時,雷隱澤中,造化之宴息也。日入晦夜之時,君子入宴息於内,人事之宴息也。易中大象,俱當如此看。如后以裁成天地之道,先王至日閉關之類,又一義,當别看。初九,官有渝,貞吉。出門交有功。
初九以陽居下,即所謂九來居初,剛來隨柔也,為震之主。震,動也,所謂此動彼說,亦隨之義也。是皆卦之所以為隨者也。卦之所以為隨,則為成卦之主,而主乎隨者也,故曰官,猶屯初九為成卦之主也。
初九以陽居下,為震之主。卦之所以為隨,是主乎隨者也,故為官之象。官者,有所隨也。既有所隨,則心便有所主而變其常,不得如常時無所主之虚矣,是有渝也。私於所隨,固為未善,然亦顧所隨何如爾。若所隨是正人端士,無匪人之傷,則有輔仁之益,猶為吉也。雖然,終是狹而未廣,又當出門以交,不私其隨。但是正人端士皆與之交,而不專主一人,則兼衆長,集衆善,事無不成,業無不就,是有功也。象曰:官有渝,從正吉也。出門交有功,不失也。
言其集衆善而無有遺失也,故能有功。六二,係小子,失丈夫。
六二初陽在下,非正應而實近,五陽是正應而在遠處,一時未得遂其交。六二隂柔性急,不能寧耐自守,以須五之正應,但狃於近便而從初,既從乎初,則不得復從乎五矣,是係小子失丈夫也。女之從夫,臣之從君,**之從師,士之交友,皆有此事,不可不謹也。象曰:係小子,弗兼與也。
二係小子,則弗能兼與乎丈夫,然則人可不一於從正哉?六三,係丈夫,失小子,隨有求得,利居貞。
四陽在上,丈夫之象。初陽在下,小子之象也。三近四而遠於初,則惟近之從,而不暇及於遠矣,故其象為係。丈夫失小子,係者,為之牽係而不去也。四陽當任而三隨之,何求不得?何欲不遂?富貴功名可以立致,何難之有哉?故其占為冇。求得雖有求得,以此之故而苟於求,雖得禽獸如丘陵,然於君子之道相去遠矣,故又利於貞。居易以俟命,不行險僥倖以饕分外之富貴,是三之貞,而君子之所當戒也。
六三、上不就應爻取象,而就四取象者,上無可隨,四陽當任三之所欲隨者也。下不自比爻取象,而就初取象者,因下云係小子失丈夫而云也。象曰:係丈夫,志舍下也。
此當與上二爻弗兼與對看。聖人之意,謂初係小子,則弗得兼與乎丈夫矣。三係丈夫,不慮失小子者,蓋三之志在於舍下失初,非所顧也。二狃於近而失五,三志乎四而失初,二、三之得失見矣。九四,隨有獲,貞凶。有孚在道以明,何咎?
九四以剛,德之盛也;居下之上,位之隆也。與五同德,與君同心共濟,如伊尹之於太甲,周公之於成王是也。人臣若是,何求不獲?故其占隨而有獲。夫人臣以功能而求於君,固亦義所當得而不為過,然挾功陵上之嫌不能免矣,故雖正亦凶。必也内有誠心,而外之所行者在於道理,如是而明哲以處之,則君嘉其讓而安於上,民服其謙而安於下矣,何咎之有?有孚在道,只是一理而分内外,總是不挾功而陵於五也。不可分講有孚如何,在道又如何。愚謂有孚,存謙虛不伐之心也;在道,行謙虛不伐之事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或开通VIP查阅
付费内容
请登录 或 注册购买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