困卦(泽水困卦)【兑宫一世卦|兑上:错艮综巽-先天:东南-后天:西方|坎下:错离综坎|先天:西方|后天:北方|天位:少阳|人位:少阳|地位:少阳】
【周易下经】第48卦-井卦䷯水风井卦(巽下坎上)-(元)胡震撰《周易衍義•卷十一》
【原文】井,改邑不改井,无喪无得,往來井井。汔至,亦未繘井,羸其瓶,凶。
【原文】彖曰:巽乎水而上水,井,井養而不窮也。改邑不改井,乃以剛中也;汔至亦未繘井,未有功也;羸其瓶,是以凶也。
此聖人示人以明體達用之學也。井之為井,穴地而出水者也。邑之改遷無常,而井之靜定有常,君子之立不易方者實似之。汲之不竭无喪也,存之不盈无得也,君子之道不與世而增損者實似也。往者井其井而其欲遂焉,來者井其井而其向專焉,君子之道德為衆所宗者實似之。此所以明井之有定體也。然知井有定之體,而不能汲之以為飲食之用,則井亦無用之物耳。人有至恒之德,而不能取之以為酬酢之用,則德亦無用之物耳。此汔至而未及用,與未下繘于井同,羸敗其瓶而失之,是以凶也。蓋君子之道,其明體將以達用。異端之學,所以見排于聖賢者,惡其不我同也,惡其无用也。老莊之學,欲立心於清淨寂滅之境,其於能定之學者幾矣。然禮法人倫之不可除棄者,欲掃除而盡去之,如實用何?佛氏之教,欲灰心於思慮俱空之境,其於有常似矣。然三綱五常之不可磨滅者,一切欲空視之,如實用何?大學之道,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,必達之於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也。中庸之道,致中和,必達之於天地位、萬物育焉。實皆明體達用之兩盡,而與異端之學不同者如此。因汔至,亦未繘井,羸其瓶,而泛觀天下之事。明德而不止於至善,未為明德之至;新民而不止於至善,未為新民之至。是猶為山九仞而功虧一簣,是猶五穀不熟不如荑稗。汲井而不及泉,猶為棄井也。嗚呼!為君不至於堯、舜,為臣不至於臯、夔,為師不至於周、孔,為學不至於顔、孟,君子未敢以實用成功與之也。
彖曰:巽乎水而上水,井。井養而不窮也。以卦象釋卦名也。改邑不改井,乃以剛中也,謂二五之剛中有常德也。汔至,亦未繘井,未有功也。羸其瓶,是以凶也。水以濟用為功,水出乃為用,未出則何功也?瓶者,所以上水而致用也。羸敗其瓶,則不為用矣,是以凶也。
楊氏曰:求與應兩忘,井之德也;惠與怨兩消,井之功也。堯、舜之世,以禹、稷為井;春秋、戰國之世,以孔、孟為井。然禹、稷能濟天下之飢溺,而孔、孟不能者,德盛而功難也。功之難,斯人之不幸,聖賢何心哉!汔至羸瓶,汲者之弱于力,井何心哉!此卦其變為噬嗑卦,其象木入於水而盛水以出,井之象也,其占无喪无得也。
【原文】象曰:木上有水,井,君子以勞民勸相。
以木汲水而上,木上有水,津潤上行,井之象也。君子體井養不窮之義,以之勞徠其民,而勸勉以相助相養之道,皆井養之義也。此又法井之功用也。此道一行,聖帝勞徠輔翼之恩,王民友助扶持之俗,復見於天下矣。勞民者以君養民,勸相者使民相養。
洪氏曰:畫為井疆,使之耕稼,必有以勞之。未知所為則勸之,已為而力不給則相之,勸相則勞之之實也。
【原文】初六:井泥不食,舊井无禽。
【原文】象曰:井泥不食,下也;舊井无禽,時舍也。
好善惡惡者,乃人情之正。民之秉彞,好是懿德者,德爲民之物則也。井之初六,其汙下而見棄於人者歟?井以陽剛為德,而初則隂柔。井以上出為功,而初則居下。井以人汲為用,而初則無應無援。是井之泥汙而不可食也,人所不食也。人所不食,禽鳥且莫之顧。譬之人焉,其行醜,其德汙,其見卑,其識陋。不惟王公大人鄙而棄之,而樵夫賤流亦且易而侮之。不惟尊而父執交游惡而賤之,雖卑而孺子童牧亦輕而誚之。不惟賢而明師良友疎而遠之,雖愚而庸夫庸婦亦舍而去之。斯人也,其絶天理,自棄人倫,孤立於天地間歟?
象曰:下也。言行之汙下也。又曰:時舍也。言汙下而為時所舍也。雖然,人情不甚相遠也。人皆知好顔閔之名,而不能踐顔閔之實。人皆惡盜跖之名,而不能絶盜跖之實。何也?人心易危,而道心易微。吁,可畏哉!吾至於此,懼吾之自居於下流也。
楊氏曰:居下流者歸衆惡,安舊習者絶新功。初六是也。
【原文】九二:井谷射鮒,甕敝漏。
【原文】象曰:井谷射鮒,无與也。
小人而自流於汙下,不足責;君子而自比於汙下,深可憂。井之九二,抱剛中之才,居人臣之位,使其剛中自守,則上可以佐天子鎮國家,下可以濟生民雨動植,往可以為前聖繼絶學,來可以為萬世開太平,其上行之功,固有不可勝窮者。以剛健如九二,居中如九二,而乃下比初六之隂柔,是以君子而比小人,如井谷之射鮒,安望其有濟世利物之實功?曰井谷射鮒者,謂其如澗谷之水,僅足以注微物也。曰甕敝漏者,謂其如甕之破漏,而不足以濟物也。象曰无與也,謂其上無應與,自喪而比柔也。雖然,井之泥也,澄而清之,則水之性自若也;行之汙也,潔而新之,則人之性自若也。九二於此,誠能遠隂柔以自守吾剛,遠邪佞以自守吾中,以改吾過,以復吾善,此正聖人所望於九二也。
徐氏曰:人生斯世,惟其果於自棄,甘為下流者,不可與為善。苟陽剛之稟,資質之美者,皆可以進德。良由上无應與,而為之誘掖汲引者,故上達之難,而下達之易也。
楊氏曰:初六隂潛而細微,有小人之資,有鮒魚之象。谷之水以注而下為功,井之水以汲而上為功。汲而上者,其功及百姓;注而下者,其功及魚鱉。井不為井而為谷,是不上出而反下注也。甕漏徒下注,而無養人之功,何足以為井哉?二既下比小人,則上之君子無我與者矣。上無我與,則上無我汲者矣。子常信無極而國皆怨,子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或开通VIP查阅
付费内容
请登录 或 注册购买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