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卦(地雷复卦)【坤宫一世卦|坤上:错乾综坤-先天:北方-后天:西南|震下:错巽综艮|先天:东北|后天:东方|天位:太阴|人位:太阴|地位:少阴】
【周易上经】第24卦-复卦䷗地雷复卦(震下坤上)-(元)胡震撰《周易衍義•卷六》
【原文】復,亨。出入无疾,朋來无咎。反復其道,七日來復,利有攸往。
【原文】彖曰:復,亨。剛反,動而以順行,是以出入无疾,朋來无咎,反復其道,七日來復,天行也。利有攸往,剛長也。復,其見天地之心乎。
此陽復之卦也。夫嘉會之幸逢者,機也;重責之當任者,志也。反之吾身而无艱厄,參之同類而无否剥,驗之天時而无蹇運,此機之難濟者也。利有攸往,奮然而有為,鋭然而有行,此志之所當勉者也。且君子之復,何以見其亨?以在已觀之。向也隂盛,而今也陽復;向也困厄,而今也通達。出而顯仁,无疾也;入而藏用,亦无疾也。以朋類觀之,協謀協知,同心同德。陳力就列,惟此時為无咎;官師相規,惟此時為无咎。以天運推之,則天運之反復,適當七日之期。一之日為姤,二之日為遁,三之日為否,四之日為觀,五之日為剥,六之日為坤。至于七日而為復,於辰為建子之月,于律為黄鐘。陽剛之復,而隂柔之消,乃君子方長之數也。反諸已,則復而无疾;參諸朋類,則復而无咎;驗諸天時,則又當來復之運。此時此際,復之亨宜也。不往則已,往則必利。
彖曰:復,亨,剛反,動而以順行,是以出入无疾,朋來无咎。此以卦德釋卦名也。反,歸也。陽歸為主,隂去為客,故復之亨,以剛之反喜之之辭也。震動于内,坤順于外,剛反而動,以順行之,則无疾之者矣,待朋來无咎也。
又曰:反復其道,七日來復,天行也。此推文義以釋卦辭也。天道之行,消則息,終則有始。觀息之出入,物之榮落,日之朝夕,月之晦朔,歲之春冬,逝者如斯,不舍晝夜,曷嘗頃刻而息哉?故天行則自然反復其道,七日來復也。此聖人慰之之辭也。曰:利有攸往,剛長也。謂陽長,君子之道方長而盛,為臨、為泰、為大壮、為夬,皆自此而始之,此所以宜有所往也。剛長則萬物望生息之功,君子長則天下望平治之福,豈可止而不行?故剛長利有攸往,聖人勉之之辭也。又曰:復,其見天地之心乎!動而生物,是天地之心;貴陽賤隂,是天地之心;長君子,消小人,是天地之心。心不可見,聖人觀于復而見之。
程氏曰:一陽復于下,乃天地生物之心。先儒以静為見天地之心,不知動之端乃天地之心也。非知道者,孰能識之?
潘氏曰:剥以順而止,復以順而動。君子處道消之極,至道長之初,未嘗一毫之不以順也。
朱子曰:有善惡之復,有動静之復。終日營營,萬物並馳,忽然有惻隱、是非、羞惡之心發見,此善惡為隂陽也。若寂然至静之中,有一念之動,此動静為隂陽也。動静,天地之復;善惡,人道之復。彖、象言動静之復,六爻言善惡之復,此卦其變為垢卦,其象五隂一陽在下,有陽氣來復之象,其占利有攸往也。
【原文】象曰:雷在地中,復,先王以至日閉關,商旅不行,后不省方。
卦辭之主動,勉君子以當行之運。象辭之主静,示人君以順天時之事。雷聲之動,而復於坤地之下,陽氣微也。先王以此日至之辰而閉關,商旅不行乎道塗,所以使之齋戒掩身,以待陽之定也。上之后王不循省四方,所以齋戒掩身,以待陽之定。考之月令,毋發盖藏,毋發室屋,于以不發天地之房。塗庭闕,築囹圄,于以助天地之閉藏。至于處必掩身,禁嗜慾,安形性,事欲静,是皆不行不省方推之也。洪氏曰:關,動物也,閉關以雷。方,方岳也,不省方以地。皆王事也。閉關以制,故稱先王。不省方以時巡,故加后以别之。
【原文】初九:不遠復,无祇悔,元吉。
【原文】象曰:不遠之復,以脩身也。
改過於既形,未足以為善;改過於未形,乃所以為善。初九處卦之下,震動之初,為復之先,又陽剛震體,明於辨小,勇於改過,是失未遠而復之,而不至於悔,復之至早者也。其改過之速,而不至於悔,是以謂之元吉,善之美者也。治身者,冲和之少愆,即醫之善道也。逮其疾痛之甚,而始欲復其氣宇,則已晚矣。治國者,政事之少差,即修之善道也。迨其亂離之亟,而始欲復其典章,則已晚矣。君子明善而復其初,其可以少緩乎?故係辭釋之曰:顔氏之子,其殆庶幾乎!有不善未嘗不知,知之未嘗復行也。其不遠復之義乎?
象曰:以修身也。初九反善之速,所以修其身也。故格物致知,則能明不遠復之義,而足以察修身之理;誠意正心,則能充不遠復之功,而足以盡修身之道。此其用力之勇,而反之於初,所以元吉也。
程氏曰:復為反善之義,失而後有復,失之不遠而復,則不至于悔,大善而吉也。
朱子曰:復雖一陽之生,然而與衆隂不相亂,如人之善端方萌,雖小而不為衆惡所遏底意思。
【原文】六二:休復,吉。
【原文】象曰:休復之吉,以下仁也。
初九,乃克已復禮之仁人。六二雖隂爻,柔順中正,上无應與,密比於初,能休休好善,此天下之所以吉也。有樂善之量,斯有反善之功。初九為内卦,震之主。震之為卦,在四德為元,在四時為春,在四方為東,在五行為木,皆足以見天地生物之心,是初九固與造化同其仁者。六二能親而下之,所以為休復之吉。自其人而言之,顔氏之子有不善未嘗不知,知之未嘗復行,非禮勿視,非禮勿言,非禮勿聽,非禮勿動,皆所以克已復禮而為仁。六二能親而下之,所以為休復之吉。
象曰:以下仁也。休復之休,即秦誓所謂休休有容之意。孔氏以休為樂善,即下人也;鄭氏以休為寛容,即下仁也;何氏以休為美大,美大之量亦下仁也。休休下仁,以復其仁,如之何而不吉也?程氏以志從於陽復之休美者也。
【原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或开通VIP查阅
付费内容
请登录 或 注册购买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