艮为山卦 地位:老阴|人位:少阳|天位:少阴|错卦:兑为泽|综卦:震为雷|交互卦:雷水解
【周易下经】第52卦-艮卦䷳艮卦为山(艮下艮上上)-(元)陳應潤撰《周易爻變易缊•卷七》
䷳【艮下艮上】:艮其背,不獲其身。行其庭,不見其人,无咎。
艮,止也。艮為山,山之為象,无耳目口鼻之可見,惟見其背,不獲見其身。人之四體皆可動,惟背不可動,得止之之義焉。艮之為卦,上下二少男,君柔臣弱,況艮為閽寺小人之黨,盛行其庭,不見其人,非无人也,非君子之在朝也。故君子于此時不可求進,得止之之道,乃能无咎。
彖曰:艮,止也。時止則止,時行則行,動靜不失其時,其道光明。艮其止,止其所也。上下敵應,不相與也。是以不獲其身,行其庭不見其人,无咎也。
知止者不妄行,守靜者不妄動。時止則止,世道衰微,小人黨盛,君子所當止也。時行則行,泰道既開,君明臣良,君子所當行也。聖人之時者以此。動靜不失其時,其道光明,如卦象之艮其背,不可動也。至于爻辭之變艮其趾、艮其腓之類,却又可動也,動則行其道而光明也。艮其止,止其所也。人之止所止,當求其可止之所,如堯舜之庭則可止也,桀紂之庭則不可止也。詩云:緜蠻黄鳥,止于丘隅。子曰:於止知其所止,可以人而不如鳥乎?蓋本于此。上下敵應不相與者,以卦象論之,上下二男,陽相敵也。又以爻象論之,則隂爻敵隂,陽爻敵陽,上下敵應,如艮之背,相背而不相與也。是以不獲其身,行其庭,不見其人,无咎者,君子當觀其象,不可妄動也。
象曰:兼山,艮;君子思不出其位。
兼,并也。古者夏后氏有連山,易以艮為首,曰:連山者,山之相連,並于左右,无上下之分,故文王改而為兼山。艮得上下相兼之義,聖人討論精微,一字亦不輕議也。君子以思不出其位,安其所止,不踰分以妄求也,亦取止之之義焉。
初六:艮其趾,无咎,利永貞。象曰:艮其趾,未失正也。
初六變賁,君子之有文采賁飾者,自可見用于時,奈何為艮之閽寺小人所間,故未能直造天子之庭,艮其趾而无咎。初六變賁,下卦為離,離之文明,賁其趾而无咎,文在下也。**變旅,上卦為離,離之文明,見于上矣。旅之獨處,止于一身而不及他人,亦曰无咎,得止之之義焉。後漢范滂以鈎坐獄,後事釋,南歸南陽,士大夫迎者車數千輛,同鄉人殷陶、黄穆衛侍于左右。滂謂陶曰:今子相隨,是重吾禍也。遣各還鄉里,蓋得止諸躬无咎之義。
六二:艮其腓,不拯其隨,其心不快。象曰:不拯其隨,未退聽也。
腓,足之肚也,如咸卦咸其腓之腓。六二變蠱,下卦為巽,巽為股,股與腓連,故有艮其腓之義。艮之為義,以不動為貴,腓之動身必隨之。巽之隂柔,不能拯救其止之之義,而隨其腓之妄動,其心終有不快未退聽者,亦當止而不止,不當隨而隨之之義。二居大臣之位,當擇其可隨者則隨之,如韓信之不隨項王而隨漢高祖,馬援之不隨公孫述而隨漢光武,蓋得拯其隨之義。
九三:艮其限,列其夤,厲薰心。象曰:艮其限,危薰心也。
九三變剥下卦為坤,坤之三爻隂氣之長已極其盛,上之艮卦以二隂而在下不能止。夤,膐肉也,列其背之膂肉以為限隔,痛絶之也。厲薰心者,小人之剥其民,无非贓穢之物,如梁冀之籍沒,元載之駝金,皆薰心之物也。是以君子艮其限而不與之交接,危其薰心之穢也。宋孔覬為司徒長史,二弟東遷,覬之見輜重十餘船,皆是綿錦絹綺,覬命置岸側,謂曰:汝輩忝預士流,何至東還作賈客耶?命燒盡乃去。蓋得艮其限,危薰心之義。
**:艮其身,无咎。象曰:艮其身,止諸躬也。
【原闕。】
六五:艮其輔,言有序,悔亡。象曰:艮其輔,以中正也。
荀九家說卦:艮為輔頰,能言之處也。艮之六五變漸,上卦為巽,巽為風。先儒以風鳴冬,亦能言者也。五居尊位,而曰艮其輔,言有序者,得輔弼之臣以能言,言有倫序,其悔乃亡。以中正者,人君之能聽其言也。孔門三千之徒,而獨取宰我、子貢之能言,言亦難矣。春秋時,叔向適鄭,鬷篾惡,立于堂下,一言而善。叔向曰:必鬷明也。下執其手以上,曰:子少不颺,子若无言,吾幾失子矣。言語有序,動人之聽者,大率類此。
上九:敦艮,吉。象曰:敦艮之吉,以厚終也。
艮之九三變坤,通卦為剥,故有薰心之危。上九亦變坤,通卦為謙,故有敦艮之吉。謙德君子敦厚,不肯妄動,得止之之道,所以能厚終也。漢周勃為人木強敦厚,以為可屬大事,上用為相,以立文帝,敦厚之吉也。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或开通VIP查阅
付费内容
请登录 或 注册购买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