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火同人 地位:少阴|人位:老阳|天位:老阳|错卦:地水师|综卦:火天大有|交互卦:天风姤
【周易上经】第13卦-同人䷌天火同人(离下乾上)-(宋)楊簡撰《楊氏易傳•卷六》
䷌【离下乾上】
同人于野,亨,利涉大川,利君子貞。彖曰:同人,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,曰同人。同人曰:同人于野,亨,利涉大川,乾行也。文明以健,中正而應,君子正也。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。
與人和同之道,必以柔行之,則和同矣。柔而不得位,則無勢亦不能行。既柔又得位而不得中焉,為不得道,則人心亦不服。中者,道之異名也。柔矣,得位矣,得中矣,而又應乎乾。乾者,剛健之勢,或剛健之德猶相應,而和同可知矣,故曰同人。至于同人,曰同人于野,亨,利涉大川,則乾行矣。人君之事,人臣不得而與,故首特異其辭,曰同人。曰野者,廣莫之象。同人于野,則無所不同,始為亨通,始可以涉大川,濟險難。此乃乾體之所行,非人臣之事,人臣豈能致如此廣大之事業?何謂君子之貞?言乎文為條理,光輝著見之謂文;言乎辨析洞照,無蔽之謂明;言乎日應萬變,不屈不息之謂健;言乎無思無為,無偏無倚之謂中;言乎正而無邪之謂正;言乎交際泛應之謂應。道心無體,神用無方。文、明、健、中、正、應,非實有此六者之殊。形容君子之正道,有此六者之言,其實一也。亦猶曰白、曰瑩、曰潤,皆言一玉;曰黃、曰剛、曰聲,皆言一金。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者,人心一而已矣。心即道。孔子曰:心之精神是謂聖。聖人先覺,衆人不覺爾。以明照昏,以一知萬,如水鑑中之萬象,不勞思慮而毫髮無遁者,
此心自明自神,自無所不通故也。庸人非不能通,惟昏故不通爾。柔得位得中應乾,六二上應乾卦之象。離文明,乾健,二五中正而應。觀乎卦之六畫,而卦辭彖辭可覩矣。六十四卦皆然。
象曰:天與火,同人;君子以類族辨物。
天與火同於陽,同於上,而君子以類族辨物者,異中之同也。使一於混同,族不復類,則婚姻無别;物不復辨,則上下無章,名分大亂。得其道者,雖異而同;失其道者,雖同而異。
初九:同人于門,无咎。象曰:出門同人,又誰咎也?
初九,初出門之象。同人于門,不偏不私,故人無咎之者。
六二:同人于宗,吝。象曰:同人于宗,吝道也。
同人之道,惡其偏私。六二正應九五,有于宗之象。止同其宗,人亦不廣矣,故吝。吝有小狹之義。孔子曰:誰能出不由戶,何莫由斯道?坤上六曰:其道窮也。此曰吝道也。百姓日用而不知,故昏,故亂,故吝。一曰:覺之則廣矣,大矣。六十四卦,三百八十四爻,一也。
九三:伏戎于莽,升其高陵,三歲不興。象曰:伏戎于莽,敵剛也。三歲不興,安行也。
陰陽自有相親之象,九三之情在六二,欲有之,恐九四之來也,故敵之。莽之地卑下,三之象;九四在上,高陵之象。九三與六二非正應也,非正應而私之,非其道矣。失道而又敵剛,未有能濟者,三歲不興,安能行也?六二不必謂果有其人,但言九三之所欲者是已。
九四:乘其墉,弗克,吉攻。象曰:乘其墉,義弗克也。其吉,則困而反則也。
四九之陽,志亦在乎六二之陰,而亦非正應。又九三間之,故乘墉而攻。四居三上,有乘墉攻下之象。然以九居四,始剛終柔,故有弗克攻之象。其弗克攻,乃以非正應,非義而往,人心不從,鬼神不祐,自弗克也。雖非本心,然既弗攻矣,其事反於典則矣,亦吉。困而反則者尚能獲吉,而况於誠心反則者乎?六二不必謂果有其人,但言九四之所欲者是已。三與四皆以私欲失同人之道。
九五:同人先號咷而後笑,大師克,相遇。象曰:同人之先,以中直也。大師相遇,言相克也。
九五、六二為正應,三而與四間之,故先號咷。九五之中心自以義直,故號咷也。義之直者,天下之所與,人之所助,而况於以九五之利勢行之乎?三、四為間,必用大師克之,方能與六二相遇,故後笑,此亦理勢之自然也。九三三歲不興,九四義弗克攻,唯九五能用兵師克之,而卒獲相遇者,九五之義正直故也。大師而後相遇,言必相克而後遇也。得正直之道者,其莫能遏抑如此。
上九:同人于郊,无悔。象曰:同人于郊,志未得也。
郊者,遠外之地。上九處一卦之外,同人於郊,雖無三四之爭,亦無九五號咷相克之難,亦無悔尤,志亦未為得也。蓋道心之神,雖與萬衆應酬,如天地之變化,風雨散潤,日月照臨,四時錯行,自得亨通之道,斯為得矣。居遠外,避悔咎,未為同人之大道。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或开通VIP查阅
付费内容
请登录 或 注册购买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