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卦傳
文王三易,一曰轉易,反對卦也。反對之說,發于漢晉儒者,而宋後陳邵易興,反棄置不道,遂致後儒朱升來知德輩,遠承漢易,以反對立說,世争以為創義而傳奉之,可笑極矣。夫子于兩繋說卦,切指推易之法,而以序卦釋對易,雜卦釋轉易,三易之贊,至此始全。第序卦並不及對易一字,祇聨絡而對在其中,雜卦並不及轉易一字,祇對待而反對在其中,所謂書不盡言也,默成之存乎人也。雜者,錯也。
乾剛坤【歸藏易,作奭。何氏訂詁曰:按古歸藏易今亡,惟存六十四卦名,而又闕其四,與周易不同。今取其名異者,附識于此。又有瞿欽規夜分五卦,岑、林禍、馬徒三複名卦,不知當周易何卦也】。
柔、比、樂、師、憂、臨、觀之義,或與或求。
屯見而不失其居,蒙雜【郭京本作稚】而著。
震【歸藏作釐】。起也。艮【歸藏作狠】。止也。損【歸藏作員】。益盛衰之始也。大畜【歸藏作,畜】時也。无妄【歸藏作毋,亡】災也。萃聚而升【歸藏作稱】。不來也。謙【歸藏作兼】。輕而豫怠【京房本作治,虞翻本作怡】。也。
噬嗑,食也。賁,无色也。兑見而巽伏也。隨,无故也。蠱【歸藏作蜀】則飭【鄭玄、王肅本俱作節】也。
剥【歸藏作僕】。
爛也。復,反也。
晉,晝也。明夷誅【楊慎云:古誅字有之繇切,見韻補。與晝相叶,則晝亦音周。按:韻學至宋而亡,元、明、龍,宋人之舊,數百年中無一人識韻,遂有疑周易、毛詩失韻者。如升庵此說,俱極不通之論。彼第知誅必讀周始可與晝叶,晝亦必讀周始可與誅叶,不知魚、虞、尤三韻並通,誅不必讀周,且平、上、去三聲並通,晝亦不必讀周也。此如國風三星在隅與見此邂逅叶,大雅無聲無臭與萬邦作孚叶,逅與臭即晝也,隅與孚即誅也,幾見隅必讀牛,逅必讀侯乎?故張衡西京賦:取殊材于八都,豈稽度于往舊。淮南子:縱志舒節,以馳大區。可以步而步,可以驟而驟,皆如此叶,古聖知之,俗儒不知也。詳見予御覽。古今通韻】也。井通而困相遇也。咸【歸藏作諴】。速也。恒,久也。
渙【歸藏作奐】。
離也。節,止也。
解【歸藏作荔】。
緩也。蹇,難也。
睽,外也。家人【歸藏作散。家人】,内也。否、泰反其類也,大壯則止。遯【歸藏作】,則退也。
大有衆【荀爽本作終】也。同人,親也。革,去故也。鼎,取新也。小過,過也。中孚,信也。
豐多故【李鼎祚本有也字】。
親【荀爽本以此作句,非是】。
寡,旅也。離上而坎【歸藏作犖】。下也。小畜【歸藏作畜】。寡也。履不處也。
需【歸藏作溽】。
不進,訟不親也【已上皆反對,卦雖無序而實相聨者】。
大過,顛也【此下并反對相聨,而亦亂之,使隱其轉易之象,所謂雜也。此句宜與頤,養正也對,顛無韻,以正為韻,與下女之終、男之窮叶】。
姤,遇也,柔遇剛也【此宜在男之窮也下,與夬,决也四句對,剛無韻,以剛决柔也為韻,與小人道憂叶】。
漸,女歸待男行也【此宜在正也後,與歸妹對】。
頤,養正也【說見前】。
既濟,定也【此宜在女之終下,與未濟對】。
歸妹,女之終也。未濟,男之窮也。夬,决也,剛决柔也。君子道長,小人道憂也【說總見前。仲氏曰:此非錯簡者,乃故亂之,以使之雜。既非序次,復非反對,其名雜卦者以此。嘗按其韻,則正、錯俱叶,故知有意為此者,此聖人之文也。古韻宫聲七部,則東、冬、江、陽、庚、青、蒸七韻俱通,故以本文叶之,則剛、行、正、定、終、窮一叶,柔、憂一叶;以更正之文叶之,則正、剛一叶,行、終一叶,定、窮一叶,總是七部之通,至柔、憂則另韻耳。盖正、定為庚之去聲,古平、上、去三聲並通,故正與剛叶,如小雅憂心怲怲,庶幾有臧類;行與終叶,如楚詞身既死兮神已靈,魂魄毅兮為鬼雄類;定與窮叶,如伊訓爾惟德罔小,萬邦惟慶;爾惟不德罔大,墜厥宗類;剛與行叶,如吳鐃歌寒露沾衣裳,鳩鳥化為鷹類;剛與終、窮叶,如焦仲卿妻新婦,起嚴粧,事事四五通,九歌魚鱗屋兮龍堂,紫貝闕兮朱宫類。凡易中有韻文,皆有法度如此】。
仲氏易卷三十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或开通VIP查阅
付费内容
请登录 或 注册购买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