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易经网

赵庚白《直方周易》系辞下:其出入以度,外内使知惧。又明于忧患与故。无有师保,如临父母。初率其辞而揆

【原文】其出入以度,外内使知惧。又明于忧患与故。无有师保,如临父母,初率其辞而揆其方,既有典常。苟非其人,道不虚行。【译文】那些有异有同出入很大的事情要倚仗《易经》推测来决定。行事和修身使用它都能了解自己所担心的事情,又能表明忧虑、祸患与变故。不论任何地域都视为效法学习的宝物,犹如面对自己的父母,开始就要服从他的文辞并且考察那些与文辞相提并论的事物。既然存在着法则与规律,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人才,占卜技艺也不会在乡村市集流行。注释:“出入”有异有同。《论衡·本性》:“密子贱、漆雕开、公孙尼子之徒,亦论情性,与世子相出入,皆言性有善有恶。”“以”凭借,倚仗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富国以农,距敌恃卒。”“度”揣度,估计,推测。《诗经·小雅·巧言》:“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”“外内”修身和行事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所谓方者,内外相应也,言行相称也。”“知”了解。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“宋宣公可谓知人矣。”“惧”担心。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公卿皆为黯惧。”“无”连接词组或分句,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,相当于“不论”、“无论” 。《汉书·高后纪》:“无少长皆斩之。”“有”通“域”。地域,州城。《诗经·商颂·玄鸟》:“方命厥后,奄有九有。”(九有:九州。)“师”效法,学习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。”“保”同“宝”。宝物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命南宫括、史佚展九鼎保玉。”“临”面对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临财毋苟得,临难毋苟免。”“率”遵从,服从。《诗经·小雅·采菽》:“平平左右,亦是率从。”“揆”度量,考察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皇览揆余初度兮,肇赐余以嘉名。”“方”相提并论。《世说新语》:“方于将军,少为太早;比之甘罗,已为太老。”“典”法则。《吕氏春秋·孟春》:“迺命太史,守典奉法。”“常”永恒之物,规律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天行有常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。”“苟”假如,如果。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苟善其礼际矣,斯君子受之。”“人”人才。《左传·文公十三年》:“子无谓秦无人。”“道”技艺。《论语·子张》:“虽小道,必有可观者焉。”“虚”乡村市集。柳宗元《柳河东集·童区寄传》:“之虚所卖之。” 声明:本文系转载,由赵庚白原创发布于新浪博客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赵先生博客地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5291706076
完整内容需VIP查看开通VIP查阅
付费内容
售价:17 积分

登录注册购买
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

发表评论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

付费内容
售价:17 积分

登录注册购买

这里是自定义内容,请在【用户中心配置 - 销售配置 - 普通付费内容 - 未登录提示】修改